最近比較累,難得周末,總希望不被打擾。
晚上6點多,窩在沙發(fā)上昏昏入睡。突然間,傳來了一位女人凄慘的哀嚎聲。以為是做了噩夢,清醒后,方才發(fā)現(xiàn),樓下不遠的地方,人影綽綽,雞鳴狗跳。
一位女子,不停地哭喊。仔細聆聽,只有一句反反復(fù)復(fù),依稀可辨:“不要打了啊,不要打了啊!”
或許,他們是家庭內(nèi)部矛盾。
這個大城市,治安較好,上一次看人打架,還是兩年前。隨著年齡增長,記憶力衰退,許多事情過目即忘。那一架,卻記憶猶新。
站在單位一樓大廳里往外看,10米外的馬路邊,好戲上演,精彩連連。
小雨,大雨,雨越下越大。
中年人,老年人,中老年人。
男人,女人,老年男女。
兩人對打,三人掐架,多人混戰(zhàn)。
在雨里,在水里,在泥地里,翻滾,廝打。
咒罵聲,哭喊聲,聲聲入耳。
一大家人,因房產(chǎn)糾紛冒雨奮戰(zhàn)。出了法庭就開罵,出了法院就開打,直到被塞進警車。
作為外地來的鄉(xiāng)下人,人生地不熟,語言不通,多管閑事,尤其是別人的家事,不妥。
我站在樓上看了會熱鬧,覺得很無趣。無非就是打打鬧鬧,鬼哭狼嚎。
想繼續(xù)睡覺,打算讓他們早點閉嘴。
移步下樓。
一樓的男鄰居來上海近二十年,是個熱心腸,周邊情況熟悉,正在現(xiàn)場調(diào)解。
我就不一樣,住進這個小區(qū)六年多了,不知對門鄰居姓甚名誰。人家也懶得理我。
并非家庭內(nèi)部矛盾。事出有因,一位中年少女逛街回來。兩位遛狗大爺和一位老太太門前遛狗。
兩狗見著人,就沖上前狂吠。把中年少女嚇得魂飛魄散。兩只狗好不容易被嘮叨了幾句:那么大狗也不用繩子栓起來,瘋了一樣,太美沒素質(zhì)了。
老太太愛狗,視如己出,聽得有人辱狗,不分青紅皂白,沖上前去,“啪, 啪,”,左右開弓,刪了中年少女兩個耳光。
于是,她打電話叫來了當家的男人。怎奈兩位遛狗的老大爺比狗還剽悍,聯(lián)手把中年男人打得滿地找牙,眼鏡都飛了。
鄰居一直在拉架。勸說那個位中年男人,“可不能動手啊,這一把年紀,要是身體出來問題,可不是鬧著玩的。”
中年男女的兒子,10歲左右的模樣,怯生生地站在不遠處,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