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有句老話這么說:“姥姥外孫,累死也不吭聲?!?/p>
如今幫女兒帶孩子的姥姥越來越多了,很多人說姥姥帶外孫是避免婆媳矛盾的一劑良藥。
如果婆婆幫忙帶孩子,婆媳之間朝夕相處,總會有摩擦甚至爭吵的時候,婆媳之間的“戰爭”在帶孩子那幾年也往往特別多。
但姥姥帶外孫,親母女兩個在一起,是不是就不會像婆媳之間那樣“針尖對麥芒”了呢?
姥姥帶外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4位60歲老人說出心里話,感受截然不同。
以下4位老人,是我家小區里一起帶孩子的姥姥們,大家常常在一起邊帶孩子邊聊天,她們都說出了自己幫女兒帶孩子的感受,很真實,下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01“不叫我姥姥也行啊,只要不讓我幫忙帶孩子就行”
王阿姨有一兒一女,這幾年,她一直在帶孩子中度過。先是幫女兒帶大了大寶。然后,又去兒子家帶大孫子,現在又來女兒家幫忙帶二胎。最近,她的兒媳又懷了二胎,她又要準備去兒子家帶孩子了。
王阿姨的老伴還在老家務農,她和老伴感情很好,常常牽掛老伴在家吃不好,總盼著孫輩們快點長大,能回老家和老伴一起養老。
王阿姨的女兒女婿都上班,每天都是王阿姨一人在家帶孩子,她常常說:“一天下來,我真是累得腰酸背痛,但我不愿和女兒說。我女兒在商廈當收銀員,一站就是一天,也很累,回家也想休息休息。
都說姥姥帶孩子不應該喊累,孩子喊你姥姥呢。但我這幾年,帶孩子,實在是帶夠了,不叫我姥姥也行啊,只要不讓我幫忙帶孩子就行!
但孩子們生活壓力都大,我怎么忍心不幫忙呢?再苦再累也要堅持??!”
02“有困難自己想辦法克服,別和我說”
趙阿姨也是姥姥,如今她幫女兒帶著兩個孩子,外孫女3歲多,剛上幼兒園。外孫1歲,剛學著走路,正是最累人的時候。
趙阿姨和老伴都是體制內退休,如今兩人的退休金合起來也已經過萬了,他們只有這一個女兒。但老兩口卻非常節約,從來不亂花一分錢,不舍得吃,不舍得穿。
趙阿姨身體不太好,腰疼、腿疼、背疼……渾身都疼,去醫院檢查,也查不出問題。如今,她和老伴帶著這兩個孩子,總說我真是帶不了了,太累了。
趙阿姨說:“女婿是外地人,親家都離得太遠了,根本不過來幫忙帶孩子,早知道這樣,當初就應該讓女兒找個公婆能帶孩子的人家?!?/p>
趙阿姨向女兒抱怨說累,不想帶了外孫了,讓女兒想辦法。但沒想到女兒這么回應趙阿姨,她說:“有困難自己想辦法克服,別和我說?!?/p>
趙阿姨笑呵呵地重復女兒的這句話,大家聽了也都哈哈大笑。
趙阿姨說:“你們聽聽,你們看看我這個女兒,她的意思就是我帶不了可以請保姆,但保姆的工資,由我們出。我們哪舍的請保姆??!但自己親生的女兒,有什么辦法呢,再累也的看啊!”
03“女婿回來就知道躺在床上看手機,不看孩子,也不叫人”
孫阿姨前幾年老伴去世了,她只有一個女兒,女兒一懷孕,孫阿姨就來到了女兒家,幫忙做飯做家務。
孫阿姨退休前是一所中學的老師,人非常有氣質,一般不會亂說話。但卻很隨和,和大家相處得都很好。
孫阿姨的女婿是獨生子,女婿還在讀大學的時候,他父母不幸發生車禍去世了,女婿從那時起就沒怎么笑過。那時,她女兒已經和女婿戀愛了。
大學畢業后,女兒女婿都考上了孫阿姨家鄉縣城的公務員,女婿跟著女兒來到了這邊。兩人順利結婚了。孫阿姨知道女婿家里的情況,沒要彩禮,也沒要婚房。
那次,孫阿姨可能真的對女婿有些不滿,忍不住說:“自從我住到女兒家,就當起了‘倒貼保姆’。女婿下班回來就知道躺在床上看手機,不看孩子,也不叫人。
我知道他早早沒了父母,心里不舒服,但這么多年過去了,他也已經當了爸爸了,人總要往前看。我在這里住了3年多了,沒喊過我一聲‘媽’,有時在外面碰到我,也不說話。
但為了女兒,我也不好說什么,不想影響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p>
04“聽到外孫女喊我‘姥姥’,我心里就樂開了花”
方阿姨自稱是一位“老農民”,她的性格很直爽,每天都能聽到她爽朗的笑聲。
方阿姨只有一個女兒,因為婆家重男輕女,想要兒子傳宗接代。但方阿姨生育了女兒之后,卻患了不孕癥,不能再生孩子了。為此,丈夫就和她離婚了。
離婚后,方阿姨一個人帶著女兒生活,她干過很多體力活,酒店的保潔員、飯店的服務員、紡織工……
終于,女兒大學畢業,成了一名醫生,方阿姨的“苦日子”也熬出頭了。
她很樂觀,很勤快,身體也很硬朗。她有一臺縫紉機,外孫女的小衣服都是她親手做的,她對生活有無限的熱愛和激情。
當別的奶奶姥姥們抱怨看孩子累的時候,方阿姨總是很納悶,她說:“看個孩子能有多累?。∥覀兌际菫榱藘号?,每次聽到外孫女喊我‘姥姥’,我心里就樂開了花,
老話說:‘三年活路兒不見少,三年孩子滿地跑’,帶孩子是最有意思的一個活了,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多開心?。∥疫€想讓女兒生二胎呢,但她卻嫌累,堅決不生了?!?/p>
曉角心語:
網上有一個很熱門的問題:“‘月子仇’你會記一輩子嗎?”
一個很受歡迎的回答是這么說的:“那一個月經歷的事情,怎么也忘不掉。”
女人在生完孩子之后,無論從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經歷了一次“浩劫”,尤其身邊還有一個嗷嗷待哺的小嬰兒,需要24小時照顧。
那一個月,那一年,是一個女人一生中最需要照顧,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所以,她們經歷了什么,一輩子都忘不掉。
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媽媽有了這份覺悟:“我自己的女兒疼,自己經歷的苦,絕不會讓女兒再受。有自己的親媽媽在,何需女兒去記恨婆婆的那份‘月子仇’呢!”
所以,姥姥帶孩子的家庭越來越多了,都是為了女兒啊!
?今日話題:
你認同,姥姥帶孩子會避免婆媳矛盾這種說法嗎?
你身邊有帶孩子的姥姥嗎?她們都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