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娛樂圈的大事,除了塌房明星,可能就是關于樂觀與積極的討論了。
很多人都說,看到新聞的時候,是懵的,不知道為什么那么積極向上,那么樂觀的一個人,怎么就想不開了呢?
其實,如果真的深深思考一下,就會發現,我們每一個人多多少少都有一點這種不良的情緒。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
家里有孩子的,一般都會提到一個詞:一寫作業雞飛狗跳,不寫作業母慈子孝。
寫作業的時候,孩子或者因為不會,或者本身專注力不足,或者特別喜歡玩,導致做作業變得拖拖拉拉,甚至能夠持續到兩個小時,只是為了寫十個生字而已。
家長是不是會在這個過程中非常的情緒低落?甚至還會想,這到底是怎么了?是自己的方法不對,還是孩子的主觀意識太強,亦或者孩子就是想要故意的對著干?
網上關于因為寫作業把老師、家長氣哭的視頻還真的不少,這些其實就是一個情緒低落的延伸。
這些情緒沒有發作,或者是個人自愈消化掉了,或者只是隱藏了,當某一個時刻或者某一個點到了,這個情緒就會很容易的爆發出來,那就搞個大事情了。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負面的情緒在,只是每個人對于情緒的認識不同而已。
最近,我發現了 一本好說,它叫《向上的奇跡》,光看題目就讓我們充滿了翻看的期望。
當然書籍也不會令我們失望,它就是讓我們從我們喜歡的事情開始,做我們自己喜歡的自己,并且為了成為這個讓自己喜歡的自己而努力。
這本書的作者是馬歇爾·古德史密斯,他是美國管理研究院終身成就獎得主,從我們的職場向上、生活向上以及認知向上方向給予我們創造奇跡的力量。
之前在公司的時候,周圍的同事總是說我像個小太陽一樣,總是很樂觀很積極的狀態,好像就沒有什么不好的情緒。
其實,我想一想發現,不是自己沒有不好的情緒,而是我將自己治愈了,沒有留下那種陰影。
在職場中,特別常見的一種情況就是:為什么明明同時來的,明明同樣的工資,結果對方半年不到就升了一級?不僅工資上漲,級別也高了,甚至還有向往更高的趨勢。
這里就不得不提到,作者在書中特別要講的核心詞:正向力。
它是所有成功人士共有的一種屬性,它也被作者定義為:
正向力是我們對當下正在做的事情所抱持的一種由內向外散發出來的積極的精神。
看到別人上進,看到別人比自己強,你的第一反應不應該是嫉妒眼紅,而是思考為什么對方是這樣?對方可以做到,那么自己也同樣可以達到。如果自己想要達到這種程度,又需要如何做到?等等。
這才是向上,而不是怨天尤人,甚至背后各種說一些莫須有的壞話或者似是而非的解釋一些本來就沒有的交際。
“向上”不是盯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而是真正的將自己放在一個大盤中,或者將自己放在山底,去觀看如何到達山頂,去領略更美的風景。
想要獲得這種正向力,其實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從自己的行為做起。
第一,直面任何困難
可能被別人嫉妒,可能被別人中傷,甚至可能被更多的人不喜,那又怎么樣?你是不是還在努力的向上?
當你到達一定的高度的時候,之前的這些小case,你都會感覺很幼稚,甚至不屑,因為你有自己的底氣與驕傲。
你不畏懼這些的時候,你的正向力就變得超級厲害,任何都不會阻擋住你。
第二,真正的認識自己
沒有人完全的可以一次性的認識到自己,一方面是自己不肯接受自己的一些弱點,不想放大,另一方面是被別人嘴里的“好的”自己蒙蔽了,只愿意聽到好的內容。
但認識自己絕對不是說一說而已,而是需要放棄那些自我的認識不清,一點點的將自己的真實展示出來,這樣才能夠找到最真實的自己。
第三,隨遇而安
人一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基本上都是大問題沒有小毛病不斷的樣子,但不管哪一種,我們都應該將自己放在樂觀的角度,積極向上地看待問題,而不是讓自己陷入到牛角尖中。
職場可能會失意,生活可能會有不如意,甚至還會很坎坷,但只要我們沒有失去信心,不產生失望,一切都會好起來。
其實除了這些,再就是周圍有很多的人在支持你,更不應該放棄自己。
向上的正向力,隨時都流淌在我們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