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晚上吃飯的時候閨女突然說有個問題想問我:“媽媽,為什么我覺得有時候你很愛我,有時候不愛我”?聽了這話我心里咯噔一下,同時也意識到自己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好,讓孩子感受不到我對她的愛了呢?
? ? 于是就問她:“那你在什么情況下或者什么時候感受不到媽媽的愛呢”?
? ? 孩子說我不知道,我猜此刻孩子應該是不知道怎么表達,就繼續引導:“那你可以給媽媽舉個例子嘛?比如今天,哪一件事兒讓你感到媽媽很愛你,哪一件事兒讓你感受不到媽媽的愛了呢?”
? 閨女想了想說:“我想玩平板你不讓我玩,我就覺得你一點都不愛我”。
? 原來是這樣呀!當我知道孩子覺得我不愛她的點在哪里的時候立刻轉身看著她摸著她的頭說:“閨女,你想玩平板,媽媽不讓玩,首先,那不是不愛你的表現,那是在縱容你,正是因為愛你,想要保護你,才會絕交你繼續玩平板。如果你不加節制一天到晚的玩,媽媽都不管的話,首先你的眼睛很快就會近視,會眼睛疼,看不清楚,可能一輩子都得這樣了,你愿意嘛?”閨女聽了笑著搖搖頭。
? ? 我繼續給閨女說:“媽媽永遠愛你,但是媽媽不可以縱容你,這點可以接受嘛?”閨女點頭表示接受。
? ? “那以后萬一遇到什么事兒讓你感覺不到爸爸媽媽的愛的時候,你一定的及時說出來,告訴爸爸媽媽,這樣我們也好及時的回應你并反思一下看看,是不是爸媽真的做的不合適,萬一做的不對的話我們可以及時調整,你愿意嘛?”閨女開心表達愿意!
?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做家長的,一方面應該多問問孩子:“你能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和關注嘛?如果感受不到一定要及時告訴我們哦!”另一方面發現問題,直面問題,解決問題!孩子還小,有些事情容易混淆概念(例如,孩子以讓不讓玩平板作為判斷愛不愛她的依據),我們要告訴孩子正確的概念(明確告訴孩子什么才是真的愛她,什么事情是縱容她)。當孩子明確了解分清楚的時候,那么就不會因此而疏遠親子關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