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有件事兒,對我觸動很大: 我有個朋友,上市公司CEO,請他幫我分析下新公司運營思路。席間,他說要回條工作消息,讓我等下。大概五分鐘后,我看他還在刪刪改改,就開玩笑說:是下屬有事,還是老婆有事?你這么大一老板,回消息比秘書還小心。沒想到,他認真起來了:
職級越高,說話方式越重要,公司越大,各方訴求越復雜。所以每件事,我都要努力找到最適合的表達方式,讓每個人——上到副總裁,下到普通員工——能夠明白我說的重點是什么。說完,他又改了半天,最后發出去的,不到100個字。一個身價過十億的上市公司CEO,為什么要如此重視這些細節?
職級越高,基本功越扎實。而這,才是職場競爭力的真相。假如你現在是公司CEO,你們想跟騰訊進行一項合作,你和馬化騰也是微信好友,你有信心讓他回復你的“合作邀約”嗎?我知道你,我看過你的文章,我們直接進入主題吧。
優秀的文字表達能力,也是互聯網時代最賺錢的能力之一。因為好的文字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邊界,好的文字能同時征服成百上千萬人。因為文字表達能力在互聯網上具備天然的“連接”價值,更沒有“傳播”邊界。過兩年你可能就用不上了,但文字表達能力,絕對值得你用一生來精進提升。
是故不欺則良知無所偽而誠,誠則明矣;自信則良知無所惑而明,明則誠矣。
——誠于己,則能信于人,明于事。這道出了世界最重要的一種資本——“信任”資本。被人信任的資本,遠大于財富資本。一個品牌可能會一夜倒掉,一無所有;但僅憑大家的信賴,品牌也可以在一夜間重塑輝煌。“修己”,就是為了獲得這世間最大的信任。為世界去付出、去奉獻的時候,就是在修復與世界的關系,獲得這種信任。一個企業經營的大小、長短及好壞,不會超過該企業的企業家氣量本身。“氣量”,就是一個人的胸懷、境界和力量。心靈廣闊,才擁有這份氣量,這就需要我們切切實實修“誠”。
時時刻刻誠于己,就能不斷培養自己的智慧。從“不說一句善意的謊言”開始,既不講善意的謊言,又把事情做好,這就是考驗我們智慧的地方。
身處在科技飛速發展的21世紀,每位企業家都會面臨產品創新與戰略創新的考驗。那些層出不窮的新事物,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無數陷阱。唯有借助哲學的穿透力,企業家才能擁有一雙慧眼,抓住紛紜復雜現象背后的本質。
因此,企業經營的根本之道就是企業哲學,企業哲學解決的是“企業存在的意義,企業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最根本問題。這個最根本的問題,賦予企業家一份崇高感,也是幸福的源泉。
當企業家沒有找到那份崇高感的時候,所謂的事業也只是一樁生意,它可以讓人變得富有、擁有名望,但不會觸及企業本質、不足以建立企業哲學。一個沒有哲學、沒有根基的企業很容易便隨風而去。
一旦企業文化中有了這份崇高感,就有了化育人心、凝聚人心的源泉活水。員工和高管都會認可企業的使命和文化理念,并從企業使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那時候,很多獎金、晉升無法解決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中華圣賢文化的精髓,是在心上垂直攀登的捷徑。以“天地萬物一體”的智慧,喚醒企業家內心利益民眾、兼濟天下的偉岸情懷——當企業變成事業,從一家之業轉變為國之重器時,企業家也從與世隔絕的小我蛻變為天地萬物一體的“大人”。在“大人”眼中,消費者就是民眾,市場就是天下,利益民眾就是服務消費者,兼濟天下就是發展市場——這正是企業賴以生存的根基。
時代越是充滿不確定性,企業家越需要哲學。哲學讓企業家具有厚度、高度、廣度和深度,讓企業家找到人生戰略和企業戰略,從此牢牢掌握戰略主動。
經營有方的企業家大都有一個共性——他們對國家、民族、社會有高度責任感,講誠信、愛員工、有信仰、有目標,可以說都有一顆知善知惡的良知之心,企業家們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飄蕩奔逸、上下求索、求知若渴,一旦遇到系統的“心學”明燈,就會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