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這個詞,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時興,尤記得那時候我們都還很小,正是志向高昂的年紀,那時候的我們告訴自己:長大一定要靠自己?;孟腴L大后的自己是多么光鮮亮麗,多么自強自立,那時候的夢想就是快快長大…
終于有一天,我們的愿望實現了,我們長大了!但現實的世界仿佛與我們的想象差距太大,我們都過了光鮮亮麗的年紀,可依然沒有達到自強自立。
我們想要回到小時候,估計再也不會有快快長大的那份期待,可我們還是長大了,且不可回頭,只能向前。
我們一個個都過了夢想實現的年齡,過上了夢外的生活,我們步步艱辛,事事盡心,可我們依然養不活自己,拿不上房租,還不起房貸,應付不了車貸,最終還是成了不可思議的“時髦”啃老族。
啃老是貶義,雖有意識,終究難以逃脫。二十六七的年紀仍要靠父母的補貼來維系生活,雖感懊惱卻更覺無力。
啃老有兩種,一種是信手拈來的隨意,心安理得,另一種則是接收的糾結加糾結??蔁o論何種情形,我們最后還是淪為了啃老族一員,欲哭無奈。
我們想要給父母更好的生活,不想他們為我們操勞操心,可我們還是不好意思地接收了父母的無條件付出,心里增添了更多分的痛苦與無奈。
我們不夠努力?我們不夠上進?可為何步步走的都很艱難?
何其悲慘!我們有志向,立志長大以后要掙花不完的錢,要讓父母清閑安度晚年??墒朗码y料,我們好像每一步都走的用心,卻好像并沒有太大的改變。
我們每天努力工作,到頭來還是買不起車,住不起房,還不起房貸和車貸,本想照顧好父母卻難以分身,我們還是成了父母的累贅,成了名副其實的啃老族。
啃老非我們所愿,可不知其究竟,還是成了其中的成員。
從小就努力上學,為的就是有一天能夠有能力掙更多的錢,給父母更好的生活條件,當然父母的期盼是我們能過得更好,出人頭地。
可我們二十六七仍還在學校,人生的目標好像并沒有因為時間而變得愈加明晰,反之清晰可見的是日漸蒼老的雙親。
我們試問這些年的教育,試問過去這些年的自己,是方向錯了?還是自己沒有足夠努力?
我們并非無所事事,我們有理想有目標,可依然與社會有著太大差距,或許我們習慣了象牙塔的生活,總覺得一切都應該是美好的,可達到的??墒巧鐣€是社會,出去象牙塔我們并不能很好的適應,養不活自己,更別提實現什么理想。
我們一個個拒絕與社會融入,我們更為任性,總覺得自身有著強大的優勢??晌覀兺艘粋€社會原則:不能創造價值的人,無論其相貌如何,學歷多高,都是一個無用之人。
知識需要實踐,人要學會落地,良好的社會融入能力才是價值生產的開始?;蛟S早一點懂得這些,我們在生活面前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尷尬,或許早一點重視這些,我們的目標會實現的更順利些,也更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