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戀之后,奔進超市買上幾百塊錢的巧克力、冰淇淋、薯片零食沖回家一邊嚎啕大哭一邊無休止的往嘴里塞食物?
待業在家的日子里,無聊地翻遍家里每一個角落,把每一個可以丟進嘴里的東西都嘗個遍,甚至不放過一包方便面,一個冰塊?
領導突然布置了一堆任務,時間緊急還無從下手,再加上馬上要進行的月末考核。你是不是揉著自己的頭發不停的抽煙、喝酒或者開始尋找口香糖?
每天黃瓜雞蛋小蘋果的節食期間,突然無法控制的吃下三塊蛋糕、兩盒曲奇、一盒巧克力,然后再來一份外賣披薩和一桶冰淇淋,然后帶著懊悔徘徊在嘔吐的邊緣?
民以食為天,可是我們進食行為的背后真的只是因為饑餓么?
這時我們并不是由于饑餓而攝取食物,我們吃下的食物的量遠遠超過我們身體需要的量,食材也很少是健康清淡易吸收的。
我們需要的不是食物、不是卡路里,而是通過咀嚼產生快感來平復內心情緒的黑洞。
這種通過口腔活動滿足內心需求的或平復情緒創傷的行為在精神動力學上被認為是口唇期人格障礙。
根據精神動力學的發展理論,嬰兒自出生至18個月,生理和心理能量主要集中在口唇部位,這一階段中嬰兒會通過吮吸,咀嚼和吞咽等活動來探索和感受世界,形成對包括人在內的周圍環境的認識。
如果這一階段發育不良,則會出現口唇期人格障礙,成年之后表現為貪婪、過度依賴和酗酒。口唇期人格更傾向于通過進食、咀嚼、抽煙、喝酒等口腔活動帶來的快感解決他們的情緒問題。
當你控制不住地想要往嘴里塞東西,想要不停的咀嚼和吞咽時,請你感受并探索一下此刻內心深處的焦慮和渴望。
吃巧克力和談戀愛都能促進多巴胺分泌,這種小小的化學物質能讓我們感受到快樂和幸福。
所以,失戀的時候,你吃下的是一盒一盒的巧克力,而在你心里是對親密關系帶來的愉悅感的渴望和依戀。
待業的日子里,咀嚼可能是你的身體打發時間能做的最簡單的工作了。通過咀嚼和吞咽安慰自己還有事可做,還有事能做,至少不會空虛到絕望。
你嚼的是冰塊,而心里卻在渴望對自己能力和價值的認可。
被超負荷工作量碾壓的你,是不是很想大聲咒罵這操蛋的生活,想一腳踢翻墻角的垃圾桶,想一把推散桌上整沓的文件和報表。
你抽的是煙,喝的是酒,其實你只是用傷害自己獲得快感的方式表達著內心的憤怒。
你心里的聲音在吶喊:“我受夠了!”,“我已經撐不下去了!”。
看著維密的走秀,遵循著低碳水低脂低熱量的餐單,健身運動打卡,想象著專柜櫥窗里新一季的連衣裙穿在身上的樣子,卻在突然的某一天完全失控,吃下了一個星期都消化不掉的脂肪。
你內心只是對于完美主義的苛求。
你真的胖到要節食要減肥么?你真的可以或者需要變成維密麻豆的身材么?你的衣柜里真的缺一件連衣裙么?
你需要的是對于自己的接納和欣賞,需要對現有生活的感知和滿足,需要放棄一些對于物質和贊賞的過度渴望。
不想再這樣惡性循環地吃吃吃
不想再將情緒問題訴諸食物和進食行為
來來來,給情緒性進食的寶寶們幾個有用的Tips
1
先做一分鐘深呼吸
感受一下自己當下的心情
是很久沒有聚會沒有活動
感覺孤單了么?
是最近工作和學習遇到瓶頸
感覺焦慮了么?
是壓力過大,生活工作不順
感覺無奈和煩躁了么?
還是給自己設立的目標太
感覺挫敗和失望了么?
2
覺察到自己的心情之后
想想自己究竟在渴望什么
想要來一次朋友聚會
或者談一場戀愛?
想要在工作和學習上
發揮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需要緩解工作壓力
徹底放松一下
度個小假?
3
若是無法明確愿望
那就先行的起來做些小事
換上運動鞋下樓跑個3、5KM
運動也可以促進多巴胺分泌
來一次徹底的大掃除
開窗通氣
拖地擦灰
干凈整潔的環境怎么能心情不好
洗手進廚房認認真真的做頓飯
料理食物也是料理生活
拉出衣柜所有的衣服
不需要的可以改造或者捐贈
需要的重新按喜好整理好
整理也是一門修行的藝術
放點喜歡的音樂
泡杯咖啡泡杯茶
跟著音樂或者哼唱或者跳舞或者只是靜靜地冥想
別讓嘴成了垃圾桶,胃成了出氣筒。別讓機械的咀嚼成為不良情緒的出口。
我們內心的每一種需要都是合理的,不分好壞對錯。認清并適度滿足內心的需求,你和你的食物與生活才能綻放它們應有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