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蘇予希
我在廣場上,那片樹蔭下的長條木椅上坐著,手里剛剛買了兩份報(bào)紙,正翻開一份大意的瀏覽。明媚的陽光從枝頭上直射下來,地磚上便是一片零碎的斑斑點(diǎn)點(diǎn)黑色的影子。夏日的風(fēng)熱情地充當(dāng)了一名勤快的環(huán)衛(wèi)工,不論它從東往西吹,還是從南往北吹,地磚上這一片零碎的都寸步不移,那影子越來越歡快起來,是誰被蒙在鼓里。等到秋天吧!秋天一來,樹葉枯黃,你的等待定會感動大把大把的葉子想要和你私奔。
一旁玩耍的兒子湊到我身邊來,把身上的力氣都積攢到了雙手上似的,堆著我,我的腰肢隨著他的一推一拉左右搖晃著。我看出來是不讓我坐著,于是直起腰,報(bào)紙收起,站立起來,他又在我面前跑了四五步遠(yuǎn),在一個石柱子后面,一只小手指著那兩片不知何時落下來的扁平多枝的葉子,一邊面朝著我支支吾吾地說起話來,我開始明白他是在問我,“媽媽,這兩片葉子是誰的,現(xiàn)在我能不能撿起來玩。”
我看著兒子童真呆萌的表情,欲哭無淚的想笑起來,我平時管教你可是沒這么嚴(yán)格呀!你何時又這么乖巧的像個小姑娘。我笑著和他說:“葉~子!你會說了嗎?它們是從樹的枝頭上落下來的,你可以放心撿起來玩。”我清楚對于年幼的孩子,大人話語說的過長他們是不懂的,所以更好的是表情的傳遞,他一見我笑,便興高采烈蹦噠噠地把兩片葉子拾起來,如獲至寶。慢慢地長大吧!有一天你會知道這世界有一些免費(fèi)的東西出于上帝的手,而這些東西比任何人給予你的都要寶貴。
賣報(bào)紙的是位六十幾歲的女人,戴著白色的帽子和口罩頃刻間也從那個看上去搖搖欲墜的椅子上站起來,從身邊的水桶里撈出來一塊抹布,用力擰了擰,那小部分水又依依不舍的落回水桶里,她一步一晃地在報(bào)刊車前把那些罩在雜志上面的塑料擦了又擦,有時她笑盈盈地和我說:“姑娘,現(xiàn)在像你這么年輕的人很少有人看報(bào)紙嘍!我年輕時沒讀過多少書,也自是肚子里沒什么墨水,但隨著如今的社會快速發(fā)展,我開始更堅(jiān)定地喜歡和這些書香墨色每日活在一起。因?yàn)閳?bào)紙讓我找到一種從前慢的生活態(tài)度,平淡,真實(shí),有時我也看看報(bào)紙,了解關(guān)于這個城市里日益的發(fā)展和萬家燈火里的人情世故,挺好的。”她的話語是我驚詫,我相信,即使她每日掙得不多,但因著她的態(tài)度她會很容易收獲心安,健康和快樂。
我也相信在我和兒子之間最好的關(guān)系,是母子又超出母子這種圈套,是我對這小生命一路成長給予的付出和欣賞,我本不是天生麗質(zhì),能力超群的人,所以不會讓他的身上背負(fù)著我的夢想和臉面,他只負(fù)責(zé)長大,臉面這東西還得自己來做。這樣一來我們彼此身上就如同解開了捆綁,我們欣賞彼此的生命,分享彼此快樂的時光,珍惜感恩于母子這段緣分,珍惜在眼前時。
這樣看,活著本沒有那么多不快樂,原來在你我的生命之外,所有的人和物都是附加的,所以不要強(qiáng)求。
“當(dāng)你的世界足夠大,事業(yè),婚姻,愛情,男人,父母,兒女,就只是你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當(dāng)你的世界狹窄閉塞,婚姻和愛情一不小心就會膨脹并且占有你生活的全部,男人、男人的愛,便是你賴以活命的氧氣,一旦缺失,就像上了岸的魚,舉步維艱。
每個人都有不快樂的時候,大部分人面對糟糕的情況,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怎樣才會從不快樂中獲得一縷陽光,一片星河。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真正的想過我為什么不快樂?
人之所以過得不快樂不幸福,因?yàn)榱?xí)慣放大別人的幸福。又習(xí)慣放大自己的痛苦。習(xí)慣拿自己的痛苦與別人的幸福比、拿自己的短處與別人的長處比。
隨著人們生活品質(zhì)的提高,或許有絕大部分人想著大家都在走上坡路。你一眼望去周圍的人都在過著對生活不妥協(xié)的日子,有的人追啊追,有的人作啊作,有的人超啊超,這讓我反倒覺得我們需要時時的小心謹(jǐn)慎。我們就像那陽光普照下駕駛車輛行駛在下坡路中,你我就是那開車的人,你的頭腦要時刻清醒,雙眼要一直向前看,你的雙手要時刻掌控著了方向,有果斷的心智面對分寸和尺度能勇敢地剎車叫停。
正如管仲有言:凡人生之生也,必以其歡,憂則失紀(jì),怒則失端,憂悲喜怒道乃無處。愛欲靜之,遇亂正之,勿引勿摧,福將自歸。
意思是,人的美好的生存,必定是由于能夠歡暢快樂。憂愁就會使心情失去正常的條理,忿怒就會使志意失去清楚的頭緒。心中充滿了憂愁、悲傷、喜悅和忿怒,道就沒有了存留的地方。有了愛戀和貪欲的私情,要把它靜止下來;有了愚蠢和紛亂的念頭,要把它改正過來。要去的不必強(qiáng)留,要來的也不用阻擋。這樣,幸福自然就會歸屬于你。
傳說中圣經(jīng)里面寫道,每個人的生命面前有兩條路,一條是狹長窄小的通向天堂,一條是寬廣自在的通向地獄。圣經(jīng)書上說:你們要進(jìn)窄門,因?yàn)橐綔缤觯情T是寬的,路是大的,進(jìn)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
最終愿你我有一顆素心。錢鐘書將燈青卷黃視為生命春天里繽紛之色彩。他說,把忍受當(dāng)作享受,乃精神對物質(zhì)之最大勝利。素心之人,物質(zhì)所需有限,精神之樂無窮,能在滄桑風(fēng)云中,耐得住寂寞,堅(jiān)守住精神高地,不被物欲橫流裹挾,不為利欲所迷惑。素心之人,在歷經(jīng)潮起潮落、冷暖人生后,會少一分魯莽冒失,多一分理性脫俗。
我一直欣賞畫家這個職業(yè),因著它本身就是一種修身養(yǎng)性的存在。也有人說,畫畫是更好的對文字的揭露。
如果畫一片蔚藍(lán)的天空,畫家怕藍(lán)天孤獨(dú),于是就有了一朵朵如綿羊的云朵,一群群載歌載舞的飛鳥。
如果畫一片汪洋的大海,畫家怕大海孤獨(dú),于是就有了幾艘船,一對戀人在沙灘上牽手漫步。
如果畫一片廣闊的青青草原,畫家怕草原孤獨(dú),于是就有了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那遠(yuǎn)方唱著歌謠美麗的蒙古姑娘。
也請放心,沒有人會一直孤獨(dú),久日不得快樂。如白音格力的詩句: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我是那么堅(jiān)信,
美好會遇見美好。
比如一朵花遇見春天,
比如深夜街上的你遇見一場小雪,
比如一封在心箋上寫了多年的信
遇見一個讓你傾心的地址。
比如小橋遇見流水,
江南遇見煙雨,
我遇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