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全民讀書時代,閱讀已經逐漸成為一種大眾的習慣。讀書的人多了,幫助人們提高閱讀效率的書評,拆書稿,講書稿也就誕生了。
寫這類稿件,稿費一般都還挺不錯的。
那么,具體怎么寫書評,拆書稿,講書稿呢?
先來說書評。
書評沒有固定的格式,而且比讀后感有深度,帶有很多作者的主觀性。
一本書,基本上可以寫5篇書評。
而一篇書評,一般只講述一個觀點,長度不超過三千字。
對于小說類的書評,要注意以下幾點:
1.整體劇情的起伏,從中獲取的啟發,感悟。
2.注意主人公的命運變化,如果是一本書里有多主角,那么一次選一個人寫,比如:《冰與火之歌》。
3. 還可以寫單獨人物的命運變化,比如故事的配角。
4. 可以寫故事背景。
5. 可以寫這本書的作者。
6. 可以針對某一個小的劇情點,發揮出來寫文章。
對于知識類的書籍,寫書評就比較簡單了,按照知識點或者觀點,選一個來寫。
注意的是,寫書評不要寫概述,劇情復述一般不超過300字。有時候,一段話,一句話也可以。
書評的開頭,一般從作者的觀點,引出自己的觀點,注意要與生活相結合。
書評中的觀點是最重要的部分,觀點至少占篇幅的一半,注意避免觸碰敏感話題。
書評的結尾,可以引用書中的片段,論證自己的觀點,這一部分也要注意控制字數。
書評的參考格式:引入,劇情概況,引出書中的觀點,自己的看法,與現實和熱門事件聯系在一起,從紙上來到紙下,書中的例子作為佐證,結尾。
想要寫好書評,先要讀懂一本書,最好是把書反復的讀,讀透。
下面是拆書稿的寫法。
相比于書評,寫拆書稿就簡單多了,只需要將書進行拆解,復述,不需要自己的觀點。
拆書稿有固定的格式和套路,文筆要求相對也沒有那么高。
拆書稿的格式一般是:
引入:這部分可以通過名人名言,當下的熱點作為文章開頭。一般寫個200-300字,包括這本書的價值,能解決什么問題。
作者介紹:100-200字,要體現作者權威性,作品如何暢銷等等。
列出拆書的幾部分:概述,100字左右。
對拆解的內容,進行講解,這部分是文章的重點。
總結:400字左右,帶讀者進行正文的回顧。
結束語:100-200字。
寫拆稿,需要找書的主題,分清主要章節,次要章節,尋找書中真正有用的主干。
對于知識類書籍,拆書稿應該包括:定義,論證,應用等。
拆書稿的特點是忠于原文。
在正文部分,對原文進行高度濃縮,摘取有用的觀點。
案例最好選取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注意加上例子的分析。
正文中每一部分的連接要自然,讓讀者讀起來感覺到連續性。
如果有時間,建議在寫之前做個思維導圖。
相比于拆書搞,講書稿的寫作要求就要低一些了。
講書稿主要側重在這本書能為人們帶來什么現實生活中的幫助。
寫講書稿不需要通讀全書,但要有原創性。
可以通過明星案例,歷史故事來佐證書中的觀點。
開頭部分,一般是自我介紹,要講什么書,為什么要看這本書,加入例子,挑起讀者的興趣。
之后是全書的介紹,作者生評,證明選這本書的價值,一般100-200字就足夠了。
正文部分,抓住書中的幾個典型,例子+評論。這里要注意的是需要寫的接地氣,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
講書稿的聽眾一般都是利用碎片化時間來聽書,需要從文章中有收獲或者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如果是小說類的講書稿,一般采用原書的例子。
如果是知識類的講書稿,最好采用生活中的例子。
如果是國外的書籍,書中的例子換成生活中的例子,例子也可以自己編寫,就像寫小故事一樣。
一般一個觀點可以用3個例子佐證就可以了。
講書稿的觀點要圍繞主題,可以先看書評和拆書稿作為參考。
寫講書稿,要注意通俗性和易懂性。稿件讀起來要順暢,不拗口,可以加入一些口語化的語句。
此外,稿件還要適合主播的風格。
了解了以上這些寫法,小伙伴們趕緊抓緊時間閱讀起來,寫出自己的書評、拆書稿、講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