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勞動節(jié),妹妹帶著7歲的小侄女文文來北京玩。晚上6點吃完晚飯,文文要求去歡樂谷夜場玩游藝項目,媽媽經不住她的央求就去了,玩到半夜11點才回來。我問孩子這樣折騰能保證睡眠嗎?妹妹說:“沒關系,明天火車上可以補覺。她經常這樣周末熬夜看電視到11點,第二天10點起床,不耽誤睡眠。”
這樣無規(guī)律的睡眠真的對孩子沒有影響嗎?科學家說,無規(guī)律的睡眠導致晝夜節(jié)律紊亂,危害非常大。
一、什么是晝夜節(jié)律?
晝夜節(jié)律的命名于1959年由Halberg提出,現在普遍用于表示人體機能24小時的節(jié)律。周期指的是節(jié)律的重復,一個周期所用的時間稱為“期”。
英國睡眠協(xié)會前任會長——尼克·利特爾黑爾斯在《睡眠革命》一書中解釋晝夜節(jié)律為:晝夜節(jié)律是生命體24小時的內循環(huán),受我們的內置生物鐘的管理。我們大腦中的這一生物鐘,24小時調節(jié)著我們的多個內部系統(tǒng),包括睡眠和飲食習慣、激素的分泌、體溫、靈敏度、情緒和消化,使其與地球的自轉相一致。我們的生物鐘是根據一些外部線索而設定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日光,此外還包括溫度、進食時間等其他因素。
晝夜節(jié)律是內置在我們體內的,了解這一點非常關鍵。晝夜節(jié)律是我們每一個個體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經歷了成千上萬年進化后的產物。
如果不按照晝夜節(jié)律生活,工作學習效率比較低,還會增加肥胖、糖尿病、高血壓、腫瘤、抑郁或雙向情感障礙等心身疾病的發(fā)病率。我們所熟悉的“生物鐘”這個名詞,就是晝夜節(jié)律的一種體現。
晝夜節(jié)律支配力我們一整天中的能量多少。
二、晝夜節(jié)律紊亂對孩子的傷害有哪些?
2018年12月2日,《20178年中小學生減負調查報告》出爐,報告中顯示目前中國有30%的中小學生睡眠不足。
小學生正常的睡眠時間應為每天10個小時,初中生應為每天9個小時,但是調查顯示僅有23.99%的學生是自然醒,有76.01%的學生是靠別人叫醒或者鬧鐘叫醒的,有29.26%的學生睡眠都處于8小時以下。
睡眠紊亂是造成晝夜節(jié)律紊亂的元兇,對孩子的傷害到底有哪些呢?
1、 免疫力低下
孩子免疫力系統(tǒng)出問題,可能會增加患感染性疾病的可能性。熟睡時刻,人體會產產生叫做細胞因子的蛋白質。它是我們身體用來抵抗感染,疾病和壓力的重要元素。
2、易長體重
我們經常認為,睡的多就和變胖聯(lián)系起來。但事實正好相反,人體增強食欲的荷爾蒙——生長因子會大量分泌。而抑制食欲的荷爾蒙——瘦素的分泌量會減少,所以食欲增加,體重會增長。
3、情緒不穩(wěn)定
睡眠紊亂會很大程度影響孩子的情緒,易怒、易暴躁、難以平復。因為睡眠時間是調節(jié)腎上腺素、多巴胺、血清素以及和情緒、行為相關的物質。睡眠和情緒共用同一神經體。
英國一項研究表明,睡眠周期紊亂的人更容易有抑郁癥、雙向情緒障礙等心理健康問題。數據發(fā)現,晝夜節(jié)律有20%的不良偏差,情緒不穩(wěn)定的可能性增加2%。青春期的孩子,還可能出現行為問題和焦慮障礙等。
4、身體不易發(fā)育
生長激素的分泌,在深度睡眠分泌的最多。如果晝夜節(jié)律紊亂,就會減少深度失眠時間,生長激素減少。如果睡眠時間改變,或者長期處于淺睡眠,生長激素的高峰也會隨著改變,會影響生長激素分泌。深睡眠可以增加大腦神經網絡功能,促進大腦皮層接受刺激,進行信息整合,從而促進兒童智力、記憶力及認知能力的發(fā)育。
5、影響智力發(fā)育
兒童在熟睡后,腦蛋白的合成會增快,有利于智力發(fā)育。國外一項調查顯示:兒童睡眠與學習成績成正比關系,如果孩子睡眠少于8個小時,學習能力會減弱。
三、家長對于晝夜節(jié)律的誤區(qū)
1、睡的越多越好?
睡眠時間長或短都會影響晝夜節(jié)律,最好的睡眠是按照年齡有最佳時間數量,并有固定的睡眠時間是最好的。
美國睡眠醫(yī)學研究院發(fā)布的“兒童睡眠指南”就建議:
嬰兒4個月至12個月:應該12到16小時
1至2歲的孩子:應該要11到14小時
3至5歲的孩子:應該要10到13個小時
6至12歲的孩子:應該要9到12個小時
13至18歲的青少年:應該要8到10個小時
2、熬夜沒事,可以補覺?
很多孩子平時晚睡早起,到周末就多睡補覺,家長也完全支持,希望可以減少平時睡眠不足帶來的身體傷害。美國布朗大學研究人員發(fā)現,這樣做只會對已形成的生物鐘造成又一次傷害,晝夜節(jié)律更加紊亂。造成下一個星期的精神更佳低迷、嗜睡等不良狀態(tài)。
3、睡前看電子產品可以放松幫助入睡?
科學家曾調查過600多名3-5歲兒童的睡前習慣。睡眠有問題的孩子,往往7點之后還在看電視等電子設備,藍光會影響腿黑色的分泌,且會刺激大腦過于興奮,使得晝夜節(jié)律紊亂。
四、如何良好的晝夜節(jié)律?
1、 建立入睡儀式感
在夜晚學習和活動時間,盡量把家里的燈光調至明亮。當睡覺時間到來,全家都要配合把燈光調暗,聲音低弱,關閉電子設備,營造全體家人睡眠安靜氛圍。這樣給孩子很強的心理暗示,睡覺時間到來,需要睡覺。而不是硬性的催促,產生睡眠焦慮。
2、建立睡眠規(guī)則
曾有一項調查,參與者是全世界近萬名媽媽,結果表明按時睡覺、睡覺規(guī)律的孩子,睡眠質量會很高,入睡快,起夜次數少。建立睡眠規(guī)則需要全家共同制定,共同完成。如果一味的讓孩子執(zhí)行睡眠規(guī)則 ,家長則隨心所欲,孩子不會從內心認為規(guī)則的重要性,自然也不會遵守。
家人共同提高睡眠的重要性,共同完成,是建立睡眠規(guī)則的基礎。進而到睡眠時間相互監(jiān)督,確保每日按時完成。
睡眠規(guī)則嚴格遵守,也有利于孩子對時間概念的規(guī)劃,也在睡眠前有效利用時間,完成學習任務。
3、培養(yǎng)午睡時間
美國有一項研究證明,幼年和童年期間,午睡習慣能提高學習效果。在西班牙,有很多研究學習時間和午睡有關聯(lián)性報告,當地孩子普遍有午睡習慣,學習效率高于其它國家。
可以給孩子上學帶午睡枕,在學校吃完午餐,利用休息時間,在座位上休息,哪怕只有5分鐘,也可以提高下午的學習效率。
4、固定起床時間:比上學時間提早90分鐘
設定固定的起床時間,是建立晝夜節(jié)律的基礎。那么最好的起床時間,是上學前的90分鐘,可以有時間充分準備洗漱、吃飯、甚至可以看書、背課文等活動。
90分鐘的早上輕松時間,有好的情緒和動力,做好充分心理和學習準備去完成一天的生活。
5、放假也要遵循睡眠規(guī)則
很多孩子在放假期間,玩到很晚,看電視到很晚,第二天早上睡到自然醒。家長允許這種方式,以“犒勞”形式在假期執(zhí)行自由作息,而上學期間又遵循另一套作息時間。放假作息時間混亂會嚴重破壞晝夜節(jié)律,會把原本建立秩序的晝夜節(jié)律全部打亂。所以放假也要堅持按照上學時間作息。
6、晚上沒寫完作業(yè),可以早起補
夜晚睡覺時,有三種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分泌出來:正腎線上腺素、血清胺和生長激素。血清胺和情緒有直接關系,而正線上腺素是影響我們注意力、學習效果的重要指標。所以,如果每天開夜車,會影響學習效率,不如早睡早起,提前一個小時起床把未完成作業(yè)寫完。
尼克·利特爾黑爾斯在《睡眠革命》一書中說:“花時間了解一下你的晝夜節(jié)律,以及它將如何影響你的生活。”
我們都對孩子有各種期許,但健康才是一切的本錢,而良好的生物鐘,了解并調節(jié)好晝夜節(jié)律就是孩子收獲健康體魄的最大捷徑。
法國思想家伏爾泰曾說:上帝為了補償人間諸般煩惱事,給了我們希望和睡眠。
有時,讓孩子好好睡一覺,也許比跟他講千萬句大道理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