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中午才打電話來埋怨說,快遞不給寄煎餅了,問我能不能寄?我說:肯定不能寄呀,家里都35度了吧,一晚上就爛了。別寄了哈,家里還有五一帶回來的沒吃完呢。爸悻悻地說:嗯,行。等涼快些再寄。
我感覺爸再也不是那個走路帶風、雷厲風行、曾經讓我們愛恨交加的他了。他變了,他變得不那么強勢了,脾氣變小了。不得不說,他變老了很多,老得越來越像個孩子。
自從有了我家果,爸媽隔一段時間就會悄么聲地給我寄煎餅啥的,有時會連著燒餅一起寄,果喜歡吃燒餅。所以,我家冰箱常年有5斤以上煎餅庫存。我們平時一天就在家吃一頓飯,婆婆又吃不慣,平時不吃,所以能消滅掉的煎餅實在有限。我經常跟他們說,不用寄了,家里還有很多,他們答應著好,但煎餅總會如期而至。
其實,寄來的何止只是煎餅,我知道寄來的是一份牽掛,寄來的是對我們沉甸甸的愛。而這些年,我卻沒給他們寄過啥東西,除了偶爾網購的一些衣服啥的。感覺沒啥好寄的啊,一直以來他們的身體都非常棒,我慶幸他們不像婆婆高血壓,高血脂,還關節炎,經常頭疼。電話里聽到的也從來都是“我們都很好!”。
可事實是,他倆都曾因高血脂、高血壓打過不止一次吊瓶。啥時候開始高血壓高血脂的?作為女兒我一點兒都不知道,三年前給他們和婆婆都買了血壓計,他們的血壓計估計就剛買來量過一次正常,此后再也沒用過。平時問他們,總是說“沒事兒,量啥呀!”。以前回家,我媽倒是經常提到鄰居大嬸們,好像周圍的像他們這么大年紀的很多都“三高”了,前院的孔姑奶,大妗子,還有東鄰和西鄰的大嬸,他們都是高血壓,高血脂,據說有的曾在跳廣場舞的時候暈倒過。說他們過一段時間就去打吊瓶,打上一周一般就好了。當時我在想,我爸媽身體好啊,沒這些毛病。不曾想,也沒逃過高血壓、高血脂這毛病。
老家親鄰們一難受就去打吊瓶,很多孩子生病了也是這樣,一發燒就給打吊瓶。大家都認為打吊瓶是最高效的方式,吃藥好得慢,不想天天吃藥,更不愿意調整飲食,高鹽高油多辣才有食欲。下次不舒服再去打吊瓶,循環往復。從不想打吊瓶對身體的副作用。鄰居大嬸倒真是想的開:活多久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吃香喝辣,享受當下。
回過頭來看看我婆婆。我一直記得2013年11月我還有不到一個月生娃,挺著大肚子帶婆婆去看病,醫生一查血壓高壓190,低壓100多,太嚇人了,立即讓去做ct,結果沒查出其他毛病,醫生開了些降壓和降血脂的藥。吃了幾個療程,后來沒再吃,總吃藥副作用大,也不是辦法。這幾年,她跟我們住一起,在我們的監督下,進鹽少太多了,之前炒菜都齁咸,現在偏淡,很少吃肉,同時,嘗試了很多種降壓降脂茶,最后堅持喝的是羅布麻,丹參,三七,對婆婆的高血壓還是挺有效果的,基本恢復正常了。現在經同事介紹喝上了蕎蕎安,據說很多人反饋這茶降“三高”效果很好,而且還能幫助身體除濕氣,就果斷給婆婆買了這個茶。現在她的血壓在正常范圍,血脂和血糖這半年應該沒有升高,降沒降也沒去檢查,她之前的癥狀這半年沒有出現過。
再看看我爸媽他們,唉,全部寄希望于打吊瓶,因為高血壓高血脂打了兩三次吊瓶了。我對他們的關心真的太少了,很慚愧。我和哥一個在天津一個在青島,我們誰也沒顧上他們,生病了我們都無從知道,反而時常讓他們掛念。他們這輩子真是不容易,從跟我奶奶分家負債,到蓋了一座房,給我哥買了一帶地下室的兩層小樓,供我讀書,后又幫我哥帶孩子至今,從未清閑過,也沒享過福。如今高血壓高血脂,我不想讓爸媽像鄰居們,有那樣的想法,那樣對待自己的身體,我希望他們能像我婆婆一樣改善飲食,并且能像婆婆那樣堅持喝降“三高”的茶。
不能回去陪在父母身邊,他們也不能來我這里。唯一的辦法就是給他們把一堆茶寄回去,并告訴他們,茶很貴(實際不貴),放著過期了全浪費。同時要多監督,多打電話勤問候,還有個好辦法,買通侄女,幫我監督并隨時給我匯報情況。從現在開始,要開啟往家里寄健康品模式,慢慢寄。
茶已打包完畢,再寄點Q10,聽說Q10也很強大。為了老人,我愿意做任何嘗試,愿意為他們提供我能力范圍內最好的東西。
我希望所有跟我一樣忽視了父母的親們,從現在開始行動起來,多多關心父母,關注他們的健康。父母安康,就是我們做兒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