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荷塘,我的腦海里立刻閃現出的,是朱自清用清新淡雅、美到極致的文字,描繪出的靜謐清幽、美不勝收的荷塘月色;是韓英笑意盈盈唱著《洪湖水浪打浪》撐著小船,在一望無際的荷塘里穿行;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無盡的想象和美的享受。一直以來,我總是把的碧葉連天的荷塘、翠綠如蓋的荷葉、圣潔淡雅的荷花、香脆白嫩的蓮藕與江南水鄉連在一起,荷塘與荷花,成為一道永恒的風景,令我心馳神往。
臨近中秋,友人相約一起去桃園生態園賞荷。我終于見到了真實的荷塘、如蓋的荷葉,只是,它們生長在遙遠的塞北,且滿園芳菲的花期已過。盡管如此,那一片秋日的荷塘,依然令我流連,久久無法忘懷。
進入桃園生態園,穿過一片茂密的樹林,就來到了一大片荷塘前。幾個工人模樣的人穿著膠鞋剛從荷塘里出來,有的手里拿著蓮蓬,有的拎著一只大竹簍。我們一行人好奇地走過去,見竹簍里有四條魚、兩只螃蟹,竟是他們才撈上來的;蓮蓬里結了十余顆蓮子,只有一小部分成熟了。工人們又拔了幾個蓮蓬上來,送了我們每人一個?;境墒斓纳徸庸麑嵑茱枬M,剝開外面的薄薄的一層,白白的蓮子就露了出來,吃在嘴里,脆甜脆甜的。
那片荷塘,占地數畝左右。荷塘邊,有一座涼亭,紅色的廊柱,紅色的檐角,隔著滿塘綠荷望過去,令人恍忽間來到了江南的荷塘。荷塘中央,一條曲曲彎彎的浮橋把荷塘分成了兩邊,慢慢沿著浮橋前行,仿佛你正在密密的荷葉間輕輕地游。荷塘里已基本見不到荷花的影子了,極少數未開或半開的,頂著手掌大小的花苞或花瓣,似在向人們預示著盛放時的美麗,又似在訴說著你錯過花期的遺憾。拳頭大小的蓮蓬象極了綠色的小腦袋,個個朝著太陽的方向伸長著脖頸,許是近處都被人拔了的緣故,路、橋的兩米之內,竟找不到一株蓮蓬。中秋的荷塘仿佛是荷葉們的,他們亭亭相連、碧綠如蓋、擠擠挨挨、錯落有致,把一片荷塘裝扮得賞心悅目、風情萬種。或許是水太少的緣故,大片大片的荷葉,一枝枝高高挑挑地立在那里,我回味著荷葉漫在水面上的柔美,竟不知道水面下荷葉的根莖原來可以扎得那么深。
一時間,那一大片荷塘都是我的,只有我一個人地浮橋上慢慢地走著,靜靜地享受著。微風吹過,縷縷荷葉的清香撲面而來,輕輕閉上眼睛,我深深地陶醉在這一片荷香里,久久不愿醒來。
幾位朋友不知何時摘了幾片荷葉,莖葉勻稱,色澤翠綠,每個直徑都在五六十公分左右,她們說,是花了好一番功夫精挑細選出來的。大家把它們當作裝飾,頂上頭上,拿著手上,拍成了一張張的照片。有的人更把它們裝在了包里,準備帶回去。問她“帶回去干什么?”她笑著回答:“做荷葉飯哪!”
是啊,新鮮的荷葉做成的荷葉飯一定別有一番風味吧?!這樣想著,我也帶了幾片回家。第二天,泡了些糯米,把肉切成細丁用調料腌制好,將一片荷葉撕成四小片,把糯米和肉包在一起,用蒸鍋來蒸。等起了鍋打開荷葉的那一刻,一股濃濃的香味迎面而來,含在嘴里,糯米的綿香、肉丁的醇香和荷葉的清香,令人口舌生津、心神俱醉,實在美味極了。
是夜,翻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著中秋的圓月,那一片荷塘仿佛是我的,那一輪皎潔的明月仿佛也是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