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讀幼兒園大班時,很喜歡玩磁性積木,一直挑戰各種難度。有時,他也會用上所有的積木搭他自己想象的東西,可是在我們看來,這些東西卻不著邊際。比如他聲稱自己搭了一艘宇宙飛船,可我們怎么看都覺得那根本就是個長條,但他一直樂此不疲。
周末,爸爸陪他搭積木,陪了半天,都不知道他搭了些什么亂七八糟的東西,而且還要聽他講一通他的搭建心得和創作理念。爸爸希望孩子搭的作品更有意義一點,這樣才能真正表揚孩子。爸爸認為的有意義就是按照這套積木的配套圖書來搭建。
為了鼓勵兒子按照手冊上的圖示來搭積木,爸爸說:“你按照圖搭出一個樣子,我就給你10元錢。”
兒子一聽,兩眼放光:10元錢可以買兩串自己喜歡吃的雞肉串。
于是,他馬上翻開圖冊,埋頭按照圖示搭起積木來。
剛開始,效果還不錯,他先研究圖示,再動手搭積木。爸爸放心地拿起了自己的手機,只要聽到兒子說自己搭完了一個新的造型,去拍張照片,再獎勵10元錢就行了。
后來,兒子的速度越來越快,幾分鐘就能完成一個造型,搭的東西卻越來越簡單。到最后的時候,他幾乎就搭那些最簡單的圖示,而不再去搭那些有意思的圖形。他每搭完一個圖形,拿到10元錢,就馬上又投入了新的“創作”,再也沒有興趣去談他的創作理念,也不再做任何創新。
爸爸驚訝地發現有了經濟刺激,兒子不在乎自己搭什么了,也沒有什么創作理念了,純粹只是為了掙錢,完全不考慮創新,也不考慮搭建效果了。
在拿出100元后,爸爸果斷終止了這種獎勵。他感嘆:“唉,這就是經濟刺激讓人類喪失創意的全過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