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月忙碌,好長時間沒有修習靜坐。在繁忙的生活中,“靜”實在是必不可少,它至少又以下幾個好處:其一,能夠讓思慮更加精純,唯有如此,才能談得上專心致志,責無旁貸;其二,靜能在繁忙的工作中不斷調和心態,保持一種張馳,一種中庸的心態;其三,從氣功的角度講,靜坐能調人體的生理機能,讓我們更有精氣神。
今天閱讀了因是子先生的《因是子靜坐》,結合之前閱讀的南懷瑾先生的《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重新對靜坐做了深入的歸納與思考。
靜坐具體可以分為三個步驟:調姿,調息,調心。
調姿
身體姿勢是靜坐的根本。
最為標準的姿勢。腿可以雙盤,可以單盤,根據不同情景可以具體的選擇;最好做坐在團堡墊子上,身體微微前傾,保證身體的中心落在腳組成的三角形內;脊椎保持直立;雙手正反相扣;肩部后張;微微頷首,以壓迫頸動脈;舌頂上頜;用鼻呼吸;眼睛閉上或微閉
也可以保持臥姿。右臥;下面的腿微彎,上面大腿放在下面的大腿上,上面的腳放在彎曲放在后面;左手放在髖關節處;右手放在腦前;
也可以平坐,我已不同的是腳可以平放。
調息
調整呼吸一方面是是生理上的作用,一方面是讓心靜下來??偟膩碚f要用復式呼吸方法,做到沒有聲音,沒有緩急,暢通無阻,綿長有力,也就是要做到六妙法門的“數”和“隨”。
調心
這是靜坐的終極目標,定慧雙修。
從“心”的角度進行修止觀。第一步,修止,讓心緒靜下來,有三種做法,可以把意念集中于丹田,也可以把返照每一個意念,也可以休真止,也就是“止無所止,是為真止”,前兩種做法可以用“目若垂蓮”和“數息”來輔助,;做到了修止之后,就可以修觀了。觀空假,觀外是萬物,人情百態,也可以觀具體的事物,此時思慮事物必定事半功倍。
也可以從“息”的角度來修止觀
以上的三個步驟還要配合飲食,睡眠,作息時間等來做。做好是六點早起后靜坐半小時,10時睡前靜坐20分鐘,還要休習外功,如太極拳,做到動靜結合。坐臥行做都可以練習靜坐,要把他貫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今晚翻看以前的手寫筆記,很有感覺很感動。
自從在簡書上寫文章,就沒有寫日記了,最近還常使用卡片記錄一些瑣碎的東西。
寫日記的初衷很簡單,就是要做到”一日之中,一念之差,一事之失,一言一默,皆筆之于書“。
在簡書上寫文章的理由也很簡單:其一:”確實這幾年,隨著個人經歷和社會閱歷的增加,對人情世故有了更深的洞察,對這個世界有了強烈的表達欲望。那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伏案者真真切切的需要轉身立定,挺起腰板勇敢的去探索這個美好的世界。“;其二,”回看這些年,還真是什么都沒有留下,就像一個在雨中裸奔的少年。出于此,近兩年學習曾國藩,寫日記,還用為知筆記記錄自己生活的點點滴滴,獲益匪淺。美中不足的是,兩年時間只記了200余篇,不成體系,思想混亂?!?;其三,”寫作比記錄更加的深一層次。把認識寫進文字里,幫助我們深入思考,幫助我們看清這個世界,還能帶來一種直抒胸臆的快感;把困擾寫進文字里,你會落得平靜,學會感恩。寫作同時也能帶來不少有用的副產品。清晰地表達思想和觀點的能力會讓自己擁有更強的溝通表達能力,對于人際關系和職業生涯,能夠搭建穩固的未來?!?/p>
用卡片記錄瑣碎的東西,是因為生活很繁忙,沒有大塊的時間去記錄和思考,以此來記錄一些想法和靈感。
這三者并不矛盾,而是由淺入深:卡片重在收集瑣碎的東西;日記在于每日的記錄日常的點滴和心路歷程,重在克己省查;而簡書寫作更是歸納總結和深層次的思考,同事期望表達見解和提高寫作技能,之災提升自己的影響力。
今后要做好這三者。另外可以用便簽輔助卡片的記錄,一天一張卡片,沒張卡片不過夜,每天睡前堅持寫日記,用公正的字體。
祝夏安
?????????????????????????????????????????????????????????????????????????????????????????????????????????????? 2017年6月18日 晚? 于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