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能夠,我要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為子君,為自己。
如果我能夠,我要讓時間倒流,一切重來。
如果我能夠,我一定不會對子君說出我不愛你了。
如果我能夠……
可惜沒有如果。
失去了才看清楚的愛,是最沒用的情感,后悔是治不了的病。
子君和涓生,五四式的新青年,接受過新思想新觀念新文化,沖破了傳統(tǒng)的婚姻制度,試圖以新的面貌組建家庭。自由,成了當時社會環(huán)境下,年輕人想追求的風氣。
最初的子君是勇敢的,她敢說出:“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quán)力!”她是有才華的,“談家庭專制、談打破舊習慣、談男女平等、談伊孛生、談泰戈爾、談雪萊”。她是有靈性的,“兩眼里彌漫著稚氣的好奇的光澤”。
最初的涓生是浪漫的,懂得欣賞子君的美,“含著淚握著她的手,一條腿跪了下去”。他是孤傲的,看不上“穿布底鞋的長班的兒子和鄰院的擦雪花膏的小東西”。他是有思想的,清醒地感悟到“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chuàng)造”。
然而,現(xiàn)實是把刀,把美好全都刮掉。
生活遠沒有想象的那么順利,伊孛生、泰戈爾和雪萊也需要建立在經(jīng)濟基礎(chǔ)上,舊時代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思想依然盛行。同居之后的子君不再讀書,養(yǎng)雞養(yǎng)狗,圍繞柴木油鹽,把自己活成了卑微的模樣,“她又這樣地終日汗流滿面,短發(fā)都粘在腦額上;兩只手又只是這樣地粗糙起來”。當涓生丟掉唯一的工作,生活就更艱難了,原本可愛的子君已經(jīng)不在,換而言之的是“沒有先前那么幽靜,善于體帖了,她的勇氣都失掉了,只為著阿隨悲憤,為著做飯出神”。子君以為,為愛付出了全部,全身心的支持你的生活,自以為涓生也享受其中,殊不知她并不了解涓生,她不知道涓生所需要的是當年那個能進行思想交流的子君,那個有思想的靈魂伴侶。生活的艱難,讓她放棄了讀書,所擁有的豁達思想,也成了空虛。于是這個家,變成了壓抑。
涓生遠沒有子君勇敢,他有著那個年代知識分子特有的氣質(zhì),孤傲又軟弱,沒有足夠的勇氣面對現(xiàn)實,他以為子君是在墮落,束縛了他尋找新的出路,然而他并沒有擺脫傳統(tǒng)男性的控制地位,女性就應該為之付出,為之照顧嗎?愛你時,你是平等的;不愛時,你是卑微的,他自私的將子君列為絆腳石,只有分開才能讓他過上自在的生活,他太想救出自己,可憐子君成了犧牲品。
愛情到這時已經(jīng)不復存在。
因為愛情,子君與家里鬧翻,涓生與朋友絕交。
因為愛情,子君賣掉唯一的金戒指和耳環(huán),涓生投入了大部分積蓄。
為愛傾盡所有,涓生遠沒有子君無畏。
可因為愛情這四個字,遇到現(xiàn)實,沒那么簡單。
涓生懂得愛情必須時時創(chuàng)造生長的道理,卻任由事態(tài)發(fā)展,他從未跟子君談過他的想法,從未交流過兩人之間越來越大的差距,即使是懺悔也依然存在對子君的不滿,這并不是一個負責任有擔當?shù)男蜗蟆W泳鳛樾聲r代的女性,一旦涉入生活,不再努力提升自己,擺脫不了傳統(tǒng)女性圍繞鍋臺的思想,只會讓涓生看輕了她。
兩個人都有錯,都沒想好在這一段不是婚姻甚是婚姻的同居生活中,想要得到什么,想要為對方做什么。愛情和現(xiàn)實的碰撞是殘酷的,可愛情和現(xiàn)實究竟能否和解?他們之間有沒有出路?
愛情不是單純的感情流露,當涉及到了現(xiàn)實,需要理性的介入,如果涓生能放下知識分子的孤傲,理解子君的不易,試圖挽救亮了紅燈的關(guān)系,回到家里的時候能幫她一把,聽她抱怨的時候能多一份包容,也許,就不至于傷逝。如果子君擁有足夠的勇氣面對殘酷的世界,將獨立勇敢的思想延續(xù)下去,明白涓生需要的不是一個保姆而是一個伴侶,繼續(xù)做一個有知識有思想的女子,也許,她不至于走向滅亡。
傳統(tǒng)意義的男女關(guān)系,女性是男性的附屬品,照顧家庭是絕對的義務。更為悲哀的不是社會觀點,而是女性自己也認同。嘴里談著打破舊習慣,心里卻堅持著舊習慣。子君完全可以在涓生離開之后,重新開始讀書學習甚至工作,完全可以追求全新的生活,而她骨子里所認定的觀點在告訴她,你被人拋棄了,你的低人一等的,那么,她除了一死,別無生存的可能。思想是能殺人的。
聽到消息,涓生害怕了,震驚了,此時才意識到的愛也不過是為了緬懷。懺悔是最沒用的告白,涓生依然懦弱,在懺悔的全文中,沒有提到該如何去做,他也不知道要怎樣做,子君的離去并不能讓他獲得新生,如果再重來,結(jié)局還是一樣。
長歌當哭。
懺悔,是為了紀念子君,更多的是為了救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