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精神和假精神
? ? ? ? 孫子兵法說,實則虛之,虛則實之。所以要懂得虛實之道,要懂得虛實之辯。也就是說,要懂得看虛實,辨真假。
? ? ? ? 有一句話說,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我引用這句話,不是說要我們去看別人,而是要反求諸己,看我們自己。
? ? ? ? 有一句家訓對聯,是這樣子的,愛惜精神,留此身擔當宇宙;蹉跎歲月,問何時答報家國。所以,我們要愛惜精神,也要學會培養精神,做一個有昂揚的精神狀態的人。
? ? ? ? 因此,我們要懂得什么是真精神,什么是假精神。比如說,在他人面前強作精神,而在人后如一堆爛泥,那么,肯定就是假精神了。又比如說,在別人面前夸夸其談,嘩眾取寵,而面對事情時,卻拖延萎靡,欲振無力,那也是假精神。
? ? ? ? 當然,還有很多,看似精神,但卻是做作出來的樣子,是假精神。總之,假精神,就是有一種虛的感覺,有一種做作的感覺。或乏或困,等等,就是了。
? ? ? ? 相反的,真精神,就是實的感覺,踏實的,實在的。我感覺啊,真精神產生在志氣之中,并且是篤志而行才有的。
? ? ? ? 真的精神,不是發誓詛咒可以有的,也不是喊口號就可以有的。我發現啊,一個有真精神的人,身上沒有任何萎靡不振的氣息,有的是一種生生不息的勃勃生機,看得出或者表面看不出。但相處之中,必然可以體會得到。
? ? ? ? 有真精神,必然能靜,能安,能定,也必然能勤,能行,能動。當行即行,當止即止。行即勤快,止即靜定。
? ? ? ? 有真精神,必然有樂,這個樂產生于對人生的美好的追求之中。哀而不傷,樂而不極。所以這個樂是淡遠之樂。
? ? ? ? 總之,真精神,產生于心志之中,然后篤志而行,可以永葆精神。有勤敬工夫的人,必然是有真精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