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里都在流浪。——三毛
夢想這東西到底有沒有用,想想中國夢和互聯網大咖就能明白了。不管是中國崛起還是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顛覆,都是開始從看似有點自不量力的低起點開始做起來的。
三毛說得很實在,“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而現實存在兩種極端的狀態,一是還沒有找到自己的夢想;二是夢想太多;該做加法還是做減法,自己對號入座。
為什么有些人脆弱地不堪一擊,而有些人能咬牙堅強,差距就是心中小小的夢想。
自由不是讓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讓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康德
自由看不著也摸不到的,先設置一個場景,把你自己看成一個國家。對于一個國家來說,面對復雜的國際局勢,你是不是能更深刻的理解:“自由是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一定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自由是你不想工作的時候,可以給自己放個假,來一個說走就走的旅行,不用看別人臉色工作和生活。羨慕成功人士放棄高薪選擇自由的做法,那就為提高生活品質努力奮斗吧,生活自然也不會辜負你。
同樣,思想自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沒人能控制你的大腦讓你停止思考,除非你自愿戴上思想的枷鎖,忍受社會陋習。但是,如果不了解事情真相就斷章取義、非理性亂噴,就被別人控制了情緒,收割了自由。
人對外部世界,首先應當盡力而為,只有在竭盡所能之后,才沉靜接受人力所無法改變的部分。——馮友蘭
關于夢想和自由的答案終于找到了,其實就是首先要竭盡所能的折騰,然后再接受無法改變的部分。對于階級固化、貧富差距和逃離大城市等等不可回避的外部世界問題,首先竭盡所能才是正確的態度。
盡力而為的力度還是太弱了,大多數時候差不多就會差很多。努力一下下、努力三個月和努力三年的效果千差萬別,有沒有竭盡所能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然后,即使你竭盡所能地寫作,永遠拿不了諾貝爾文學獎;竭盡所能地投資理財,永遠也成不了首富;竭盡所能地努力,也沒有成為別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但是你已經盡力了沒有遺憾,坦然接受睡個好覺。
我認為每個人都有一個覺醒期,但覺醒的早晚,決定個人的命運。——路遙
是非、美丑、善惡、卑鄙還是高尚,一定是在某個特定的時間段,你突然就覺醒了。既然覺醒的早晚,決定個人的命運,當然是早點覺醒比較好。
怎樣才能早點覺醒呢?遺憾的是,事實上大家并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就覺醒了。一種情況是經歷過事情,看清楚了人間冷暖和是非黑白;另一種情況是打開心扉,愿意接受正確的意見,放棄自己的固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