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社會上開始流行這樣一種風氣,而且被人們愈演愈烈,一個女人一旦有了寶寶做了媽媽,就不能有自己的生活了。除了上班就是回家照顧寶寶,這幾乎成了每個女人下班后的又一份工作。如果哪天你下班后沒有及時回家,全家人恨不得打電話問個底朝天,好像你犯了什么天大的錯誤,跟警察審犯人似的。
作為一個孩子的母親,照顧孩子是天經地義無可厚非的,也是一個母親應盡的職責。關于這一點我完全認同,甚至在與孩子的感情交流中,我給予的更多。但對于有了孩子,女人就不應該有自己的生活這樣一個觀點,我完全不認同。
一天有位同事看到我說:呀!越來越漂亮了!這哪像當了媽媽的人呢!我禮貌性的笑了笑,我知道同事就是一句贊美而已,沒有一點惡意。但是這句話的信息量太大了,無意中就透露出了很大一部分人對“媽媽”這個角色的看法。甚至有很多媽媽本人就這么認為,難道媽媽就應該是縫頭垢面,隨便套件衣服,無論是否合體,可能這樣更符合“媽媽”在他們心里的定位吧。
很多人,一聽說一個女人有孩子了,言語中無不流露著,有孩子了就做不成也不應該做什么事情的表情,在他們心里,都給這個女人畫上句號了,好像一個女人的一生都要結束了一樣。
最可悲的是很多女人竟然也這么想,有孩子了,就不應該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了,看到誰有自己的追求,集體討伐:
生了孩子不管,不配當媽媽/都當媽媽的人了,一天沒個正事兒/這是當媽媽的樣嗎?
我想說的是當媽媽應該是什么樣啊?誰規定的,當媽媽了,就不能有自己的追求啊!有自己的追求不代表就不照顧孩子,不關心孩子,甚至很多有自己追求的媽媽們,比沒有追求的媽媽們在照顧孩子方面更有優勢。
媽媽,是因為有了寶寶才有了這個代名詞,媽媽,首先應該是一個自然人,自然人當然要有自己的追求,有了自己的追求,內心才會感到充盈愉快,在與孩子相處時才會有足夠的耐心。
我們幾乎沒有聽過哪個媽媽因為有自己的追求,對孩子不管不問的,反而給孩子帶來的是積極正面的影響。相反我們總是能聽到某個媽媽因為完全沒有自己的生活,對孩子大喊大叫,完全沒有耐性了!這兩年來,有很多起因為媽媽們完全沒有了自己的生活而抑郁且又無處排解,自殺或者帶著孩子一起自殺的,造成了很多悲劇的發生。
但是我卻從來沒有聽過哪個爸爸因為帶孩子自殺的,為什么?因為爸爸們依然有自己的生活和追求,難道不是嗎?這應該是值得我們任何一個家庭思考的問題。尤其是媽媽們,我們本人更應該清楚地意識到這個問題。
我知道很多人的家庭實際情況不允許媽媽們有自己的追求,其實并不是說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有多么高大上的追求,自己多找機會找時間給自己放松,這一點我想要是想做還是可以實現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