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領導,是一位典型的關系型行為類型的管理者。他像東方的佛學一樣去管理,我像西方的理論家一樣去學習。他的管理方式,對于我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甚至顛覆以及持續著影響我的對管理的思考。
管理的對象是人,包括上級、平級、下級。這里著重想解析的,是他對下級的管理。管理有兩手,寬與嚴、張與馳、恩與威、賞與罰,這些手段的結合利用,同時,更采用各種“攻心之術”,讓下屬心服口服。
由于部門龐大,下屬分為幾種類型:新進畢業的大學生、9年老員工、公司試水新增的創新模塊人員、工作2年但求安穩的文員。
對于新進大學生,綜合素質優秀,經驗為0,肯吃苦,這種采用內容型動機激勵,具體表現為幫助其“成長”。奧德費的ERG理論中,人有三大需求,作為生命體的生存需求,作為社會體的相互關系需求,作為運動體的成長需求。大學生剛畢業,對薪資要求不夠,生存足矣,領導在初期也難以爭取其薪酬水平;新加入成員,為了幫助他們保持與部門中順利的關系聯系,領導會在新成員正式加入后,安排一次聚會,大家一起以非工作的放松狀態,互相交流,打破新老員工的隔閡;對于“成長”,則是領導步步把控的一個循序漸進,又異常有效的方式。
首先,領導對其“成長”的目標,定位為部門核心成員,甚至,能接替他職位的接班人。因此,在專業程度、關系程度都會給予高度的任務、高度的資源支持。領導的時間是有限的,他能給予的關注分配給上司、平級后,能平均分配給下屬的時間是非常少的。這就要求領導的“關注”本身就是一種稀缺資源。
他會讓下屬在三個月內,極盡所能完成該崗位的所有工作任務,包括自行的談判資源、與部門內部溝通、爭取其他部門的支持與配合。下屬必須在工作時間內,完成與其他人的溝通協調工作,在下班時間,加班完成獨自執行的部分。工作分為例行工作與任務工作,保證其完成例行工作會讓工作的系統性更強,掌控不容易有遺漏;任務工作,本身帶有很強的目的,有結果,能出成果,易出彩,于是就要出色完成任務。同時,領導會在早上,與下屬溝通進度,理順卡住的環節,給予經驗的解決方式,或是給予資源,讓下屬利用資源解決。由于溝通的密度高,保證了工作結果方向不出差錯,只要下屬足夠優秀和努力,就能出成果。而成果被公司大領導以及其他同事所認可時,下屬就會有“成就感”,他就認為,自己是在成長。于是,更加努力干活。這就能產生一段時間,循環性的激勵。
對公司試水新增的創新模塊人員,本身就是無中生有,就要為他設置新的工作任務。量化任務至周,每周匯報任務的進度,監控任務的完成質量。同時,做好“公平”。按照亞當斯的公平理論,當自己的收益與投入的產出比值,低于其他人的時候,就會產生不公平感,產生挫折和不滿。新增人員,他的所有工作如果不做,對于公司的日常運營是幾乎沒有影響的。如果不給他一定的工作量,讓他的投入增加,那么他的價值工程(投入/產出)就會非常高,即他非常清閑,薪酬又與其他努力工作的成員一樣。于是,重新賦予新的任務,分解其他人員手上的舊任務的模塊,就能讓他與其他人產生天然關聯,不易被排擠。相對公平感的營造,保護了他,也維護了整個部門的情緒。
對于工作2年但求安穩的文員,他采用的提高其相對低位,只關注其工作中的其中一至兩項,其余給予信任和自由。比如,會上多次表揚,引導大家對其的關注,部門經費和部門活動的安排等等,大家會認同其重要性。工作內容監督每月底的審核,來控制其一個月工作效率。
9年老員工,“老油條”,地位穩固,加薪無望,已經沒有任何的熱情,專業技術能力及格但不優秀,上進心弱。領導會把他,調離舒適環境,負責更為非核心但更困難的項目,來激發其熱情,甚至危機感。同時,用好強化工具,在會上表揚其優點,在私下溝通其不足處??洫勔哒{,批評要低調。
管理有道,攻心有策。觀察領導的管理方式,融入自己的管理手段。
無戒訓練營三期 1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