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半個月,去武漢參加了陳連福的NGS生物信息分析培訓,有很多心得,想記錄下來。
培訓簡介
為什么要參加培訓
想多學點生物信息學技能,增加自己的競爭力.
因為自己喜歡編程,又因為專業學的是生命科學,所以以后想轉到生物信息學方向。
陳連福是誰
陳連福是個生物信息學專家,在讀博士,技術沒得說。
我是在網上認識他的,有一次我搜索一個軟件的用法,無意間發現了他的博客。后來google了一下他的名字,發現他是個生物信息學博士在讀學生,竟然自己辦班招生,并且辦了三期了。我想,能連辦三期培訓班教別人生物信息學的人,技術上應該不簡單,于是在他第四期招生的時候早早報名了。
培訓情況
7月12號,從蘭州一路顛簸來到武漢,找好賓館后14日下午去華農報到。
正式培訓從7月15日到7月24日,共十天。十天期間,每天早、中、晚集中上課,非常燒腦。而且由于賓館找得比較遠,每天來回在路上都得花掉1個小時。不過培訓的內容很給力,雖然有烈日或暴雨,大家依然勁頭十足。但是內容實在是太多,老師要把他五年學的知識在十天內全教給我們,因此,為了趕上老師的進度,每天回去我都要復習到很晚才睡覺。后來因為課程內容太多,十天根本講不完,大家自愿每天多加了一個小時的上課時間。不過總算是在24號下午,把所有的內容都上完了。老師還給每人發了一張結業證書。
他的價值落差
不抱怨
我覺得他是財富黃色層次的人,是個不愛抱怨的人。
非常能鉆研
- 每個軟件,每個參數代表什么意思非常清楚
- 每種測序的原理,軟件分析的原理等都非常了解
- 知道每個軟件的優缺點,知道什么時候要用什么軟件處理相應的數據
- 買服務器:自己摸索出來一套服務器選購攻略,用4000多元二手的單片機完爆我們實驗室一萬多的服務器。。。
積累價值
- 他遇到問題都會自己解決:對此,我也深有感觸,可能博士期間教會我們的不止是知識,而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google的能力。
- 積累的經驗都寫下來:他把積累的經驗寫出來,一共300多頁,成了厚厚的一本書
- 分享經驗:知識不僅要輸入,還要輸出。越分享,越富有。可能他把所有軟件的原理都弄得清清楚楚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他分享了很多次吧!
- 有責任心:
- 課間有人不懂,或者軟件運行失敗的,他都會認真指導,直到問題解決為止
- 請客吃飯,發現有人沒到,會挨個打電話詢問是否迷路
對比自己
不愛鉆研
雖然說,我的研究方向和他不一樣,但是都需要自己摸索軟件的用法。我的進展很慢,也不愿意刻苦鉆研,和他比起來,我覺得自己更愛抱怨,抱怨沒有師兄帶,抱怨軟件作者SB等等。
其中一個IMa2讓我摸索了好長時間,才算勉強搞定,相比他學的海量軟件,自己的這點三腳貓功夫真心拿不上臺面。
不寫博客
可能我和他最大的區別在于,我不懂得堅持。寫博客應該是堅持學習一項技能非常好的方法,不僅可以讓你看到自己的積累的成果,很容易因為成就感而堅持下來。最重要的,自己把學習的知識都整理了一遍,對知識的理解會更透徹。而且寫博客可以和志同道合的人交流,讓自己更有個人品牌的影響力。我覺得我也應該努力寫博客了。
對我的啟示
- 堅持寫博客
- 熟練應用好生物信息學軟件,讓自己多一把屠龍刀
- 繼續學習編程,學習linux等
- 養成看文獻的習慣,磨練寫作技巧,努力提高閱讀文獻和寫論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