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APP里面有很多的專欄,從《雪楓音樂會》開始,已經有26個了。在我訂閱了6個專欄之后,發現如果僅僅不斷增加訂閱專欄的數量,是不能讓自己有太多提高的。因為這就像買書一樣,汗牛充棟,但是不去深入閱讀,也是無法變成自己的本領和技能,更別提在實際生活中使用了。
其實回頭想想,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一個長期的熟練過程才能做好的。像打游戲這樣讓人上癮的、有時十分簡單的事情,都需要對規則十分熟悉并且經常去玩,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學習就更是如此了。
學習任何東西的第一步,就是先確定自己要學習的是什么。那么對于專欄來說,就是專欄的內容大概是什么,是屬于哪一個類型的專欄。這樣把你的學習時間和精力分配給不同的專欄,才能將收益最大化。
訂閱專欄的分類
結合我訂閱的付費專欄,我覺得在得到APP里面,有以下這些專欄的分類:
-- 啟蒙教育類:對一個方面的知識技能給予你入門教育,讓你在依靠初始的興趣去完成專欄之后,對專欄內容所在的領域有更大的興趣,能夠自主完成未來的自我學習和領悟。比如《雪楓音樂會》。
-- 系統知識類:這是數量最多的專欄類型,通過系統闡述一個領域的知識,讓受眾能夠在使用碎片時間學習完專欄之后,能快速全面掌握這個知識領域,而不是像傳統的培訓一樣,要使用大塊的整體時間。比如《5分鐘商學院》。
-- 時事資訊類:專欄作者會依據他的經驗和職業,為受眾分析當下的經濟、科技、時事,讓沒有時間和渠道了解最新科技經濟現狀的人們能緊跟時代潮流。比如《前哨王煜全》。
-- 個人感悟類:這是作者自己思考之后,對于人生觀、價值觀、為人處世方法、創業感悟等等方面的總結,并分享給受眾,讓他們能夠從自己的經歷中學到一些經驗教訓,并應用在自己的人生中。比如《通往財富自由之路》。
-- 解讀分析類:這一類專欄會聚焦在報刊、雜志、書籍的解讀上,并會穿插作者的個人分析和感受,來給受眾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問題。這一類的專欄也比較多。比如《精英日課》,其實整個《羅輯思維》節目就是這樣的姿勢。
訂閱專欄學習方法的分類
既然我們已經分析了已有專欄的特點,那么相應的學習方法也就能夠得到了。
-- 啟蒙教育類:這一類的專欄因為是全屏訂閱者的興趣導向,所以訂閱者可以每天抽一點時間聽一聽看一看,比較輕松的延續自己的興趣,或者深化自己的興趣。
-- 時事資訊類、解讀分析類:這兩類的專欄因為時效性很強,或者觀點性比較強,所以需要每日跟進了解,或者在聽完之后做一定的思考,反思所聽內容跟自己的人生和職業是否有關,跟自己的價值觀和認知方式是否有偏差。
-- 個人感悟類、系統知識類:這兩類的專欄我覺得是最重要而且需要專心去學習的。因為學習個人感悟類的專欄就類似閱讀名人傳記和個人年度總結,是可以從中學習到為人處世的方法、正確做事的方式、思考人生的思路的。而系統知識專欄就類似于培訓課程,作者花了時間和精力將知識匯總分層次多角度詮釋給受眾,而不斷認真跟隨,做好筆記,定時回顧,然后在生活工作中實踐,這是最好最有效的兩類專欄的學習方式。就有如回到了大學,重新在座位上聽從老師講課一樣,回想當年在學校每天都是這樣的生活,卻好像從沒有珍惜,現在卻自己花錢來重新找這樣的感受,也是感概。這樣一來,更要專心吸收,不斷實踐。
訂閱專欄應該怎么學習,我的例子
我當下訂閱的專欄有
《雪楓音樂會》 -- 啟蒙教育類
《前哨王煜全》 -- 時事資訊類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 -- 個人感悟類
《5分鐘商學院》 -- 系統知識類
《羅永浩創業課》 -- 個人感悟類
《精英日課》 -- 解讀分析類
雖然分布在不同的類別上,但是在學習方法上卻有重復之處。因此,想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來學習,我要做到如下的方法:
-- 《雪楓音樂會》已經結束更新,我要做的就是不斷重復聆聽音樂和講解,讓自己在講解中對音樂的理解更深入更全面。
-- 《前哨王煜全》第一季完結,第二季馬上就要開始了,我想我要先把第一季的回顧一下,再深入了解一下提到的公司、技術、以及王煜全本人對產業的思考,然后有可能的話,在緊跟第二季的內容。
--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第一季已經完結,第二季已經在籌劃之中。但是對于我個人來說,我應該不會去訂閱第二季的內容了。第一季的所有內容讓我自己有了一次真正的認知升級,有很多的概念都得到了重新定義或者修正,這對我以后的成長進步非常有益。而且最重要的,我知道了所有學習的知識內容,都應該在社會、家庭、工作之中不斷實踐,而且是學到一些核心內容之后就要立刻開始實踐,在不斷的實踐中加速迭代認知,修正認識謬誤,修補認知不足。
-- 《5分鐘商學院》第一季接近尾聲,我也學習到了非常多的內容。這個專欄的特點就是系統和全面,每一個知識點都跟隨著相應的例子和應用場景,而很多的理論和工具都是可以在現實生活中使用的,極具實操性。這個專欄和《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將成為這一年我著重學習和應用的重點專欄,會應用在生活工作和投資中,讓我走出工程師思維,用更全面廣闊的視角看待人生和價值。
-- 《羅永浩創業課》剛剛開始更新,我因為前面兩個專欄的原因還沒有專心跟課,因此還沒有太詳細的學習方法。而且最近專欄暫停,老羅說他在憋大招,那么我就靜觀其變。
-- 《精英日課》這個專欄已經過半,個人感覺這個專欄中規中矩,提供了很多人生看法的多個角度,還是有不少價值的。但是缺點是內容比較分散,內容之間并沒有很多的相關性。因此就暫時作為開車時候的有聲書,然后再回顧文稿來加深印象。
總結
通過得到APP里的專欄的分析,來制定學習方法,這只是眾多目標內容中的一個。但是其中的方法論就是:仔細分析想學習的內容,然后找到一個相對合適的學習方法,立刻開始使用該方法,在學習中找到方法的不足,然后改正再應用,如此往復,完成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