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人一年四季最重要的活便是插秧、收割了,那處于山腳下的一塊平地,一開始還是滿滿的泥土色,轉眼它就被染成了黃綠色,又或者一開始是如大海似的波濤洶涌,緊接著變成了如換毛的狗那般破敗不堪。
農田的活是幸苦的,但也是每個人農人必須要做的,就像是理發匠不得不給別人剃頭,李子樹它一到春天就會開花。先前那幾年,村子里頭的田地大都是用犁去翻土,再用耙去將那大塊的土地打碎或者踩碎,這使得那原本堅固的土地變得柔軟了,一腳踩下去腳丫子就陷進去了。犁地耙田得用牛來拉,因此每逢清明節后,姑父就將牛一頭大黃牛牽到我家來了,這放牛的任務也就到我們小孩手上了。
小學的時候,家里很窮,窮得大致一個月才能見到一次肉。父母是一年只回來兩次的,一次是暑假的時候回來幫忙收割水稻,另一次則是過年的時候回來。我爺爺在我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我的記憶里也沒有他的身影,于是奶奶就一個人將我家以及我二叔家共五個小孩撫養長大。
放牛是一件算不得很愉快的事情,但是因為姑父答應在若是我們將這牛養得肥肥胖胖的,那就可以得到五塊錢的獎勵,有時候是兩塊三塊,這錢也是那時候我們唯一的零花錢,可以去村里的小商店買那一毛錢一根的辣條吃,所以為了能夠吃上辣條,大家都很積極的去將那牛牽到草最肥沃的地方去。新春的草,是黃綠色的,若是從遠處望去,那田野中好像什么也沒有,只有近了一些,才能看到剛冒出一絲絲綠意的嫩草,這牛就是喜歡吃這新鮮的、嫩美的草,不一會兒,那么大的一塊兒地方就被它嚼得精光了。隨后又得去尋一處新的地方,直到看到它那肚子漲得如那氣球,就撿起一根樹枝,將那牛轟回家中去了,在路上這牛還不止去吃那路邊的草兒。回到家中,早已饑腸轆轆了,肚子中不時傳來打雷的咕嚕聲,腳上手上全都腫了幾個包。
牛是勤勞的,它的力氣大得能將那山移動,犁田的時候,將犁固定好,用一根木柴鞭打在牛的堅硬碩大的屁股上,這牛往前走去,拉動犁,犁便將那原是一整塊的土地給切割成了無數的小塊,最后變成了細碎的、嶄新的可供插秧的土地了。牛能一口氣耕完一畝田,還特別聽話,那手持犁的人讓它往前,它就往前,讓它向左轉彎,它就向左轉彎了,我還從未見過或聽過哪家的牛在因為太累而脫離了韁繩跑開了。犁完了田,那田是還不能夠直接去插秧的,這水稻田里還有許多大塊的雜草、水稻根,因此還得經過耙田,將那犁換成耙,牛拉動著耙,耙把雜草、水稻根都給攪碎了,將那土塊變得更細了,將田也耕得更加平整了。于是水稻田將如同一面鏡子了,太陽、白云、飛鳥都在里面了。也忘了何時才有了機器代替了牛去耕那田。牛最終可以不受那份罪了,但它也從此單純成了食的牛了
田耕好了之后,下午或者第二天清晨,就得去插秧或拋秧了。現在這秧苗都是新型的,只需將種子灑在育苗盤中,不久它就長成了秧苗,把長在育苗盤的秧苗輕輕一拽,秧苗就脫離出來了,就可以拿去拋在耕好的田里了。先前秧苗都是需要用手從土里拔出來的,光是拔出來就得耗費大力氣,而最苦惱的便是去插秧了,你得彎下你的腰來,將秧苗一根一根分開來插進這水田中,隔一段時間,就得用手插住腰,身子后仰去舒展身體了。而這可以直接拋的秧苗,人可以站得直直的,手輕輕一點,把這秧苗送出去,這秧苗就能夠在水田中站得直直的了。拋秧雖然也是很累的,但是拋秧的人卻能獲得一份自由和一份樂趣,人可以輕輕的拋,也可以重重的拋;可以一支拋出去,也可以兩三支,甚至可以手抓一把往那天空上一扔;這拋的位置也是隨你的想法,若是你看哪塊地方不順眼,那就拿起一根秧苗往那地方拋去,就像投飛鏢一樣,中了,那心里就會開心一會兒,沒中,那就再拿一個繼續拋。拋比插快得多了,一畝地,我們幾個小孩一個上午一會兒就完成了。
只要付出了勞動,就會有回報的。春天過去了,夏天送來了熱的天,同時也送來了水稻所需要的陽光,那綠油油的水稻田里便使勁的生長著,努力吸收著這片泥土中的養分,就像嬰兒吮吸母親的豐滿的乳房,一根根稻禾長得如那時的我們一樣高,結出了飽滿的禾穗。大自然是人類的天使,是萬物的母親,農民說,這些天太干燥了,水稻田里都沒水了,它就嘩啦啦下起了雨來了,云壓得很低,天也變黑了,不時從山谷中傳來打雷的轟隆隆聲,驚嚇到了正在池塘里飲水的小麻雀,把那伸著舌頭的大黃狗吵醒了,風也刮起來了,那金黃色的稻田果真就成了一片汪洋,驚濤駭浪,波濤洶涌。農民還說,這些天得出太陽啊,禾苗就要到了成熟的階段了,需要大太陽、辣陽光來滋潤滋潤了,于是大自然就果真就天天出大太陽了,稻禾歡喜這陽光,就把穗結得如葡萄串那般,稻禾它自己都支撐不住彎下來了。
是時候要去收割了,農人也都紛紛忙起來了,全家老少都到稻田中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