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鏡紋飾多姿多態
自有銅鏡起始,鏡背就鑄有紋飾,如齊家文化時期的七角星鏡、重圈多角星鏡屬最早的銅鏡紋飾。隨著時間推移,紋飾不斷創新,各有特色,文化內涵深廣。僅就廣應用、影響深遠的鏡紋簡略介紹。
1、乳珠紋 圓粒形較大,高聳,或呈錐狀稱乳,小而低的稱珠。乳常孤立作配飾,珠則連串式構圖。藏品想送至國內一線拍行(北京保利,北京翰海,北京嘉德等),亦可私下推薦。可詢,一五二,四零一八,四七二二,徐女士!乳最多的西漢星云鏡,連峰鈕中心是一個大而高聳的乳,周圍簇擁七八個小乳,主紋飾四乳分區,有的配連珠紋乳座,每區由三至十幾個不等的乳,用流線連拉,乳似星,連線似云而稱星云鏡。因其乳多,又稱百乳鏡。連珠紋在漢代作乳座裝飾,南宋、金元時常作緣內、鈕外珠環圈。最早的珠環紋是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葉脈紋鏡,鏡緣二圈弦紋環間有51個小乳釘形成珠環。
2、人物 人類主宰世界,人們創造一切。銅鏡最早出現的人物要屬河北云夢睡虎地墓葬出土的戰國“狩獵紋鏡”,武士頭戴盔甲,赤膊,左手持盾,右手持劍追擊猛豹,神態栩栩如生。漢代的伍子胥,唐代的榮啟其,宋代的許由,金代的柳毅等人物故事舉不勝舉。在一面銅鏡上塑鑄人物最多的首屬清初湖州薛晉候造的百子鏡。鏡背鑄有蹲立行舞各種姿態的人物46個,有長老文臣,幼童抓周,雜耍習武,矢箭躍馬,揮毫書畫,各種形態,不同階層的人物,是社會現實的寫照。
3、神仙 歷代人們崇神,彌遐升仙,鏡紋反映當時流傳的神話故事中的神、佛。漢代的東王公赴會西王母,六朝的四葉佛像鏡,唐代的飛仙鏡,宋代的龜鶴齊壽鏡上的佛像等。東漢的重列神獸紋鏡,橫向排列六區段,設大小圣神像31尊,是聚集佛像最多的鏡。
4、龍紋 自古有伏羲與女媧交合繁衍后代之說,雕像視首蛇身,下部交合,故有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傳說,炎黃子孫極度信仰,頂禮膜拜。銅鏡上的龍紋飾應用涵蓋銅鏡發展的全過程,春秋戰國初的羽狀地紋鏡,以渦卷龍為單元組合而成,戰國的蟠龍紋、漢代的蟠虺紋、青龍紋,直至清末,龍紋為歷代銅鏡紋飾重要內容之一,應用時間最長,各代龍紋變化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