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大話西游里》有這么一段精典的臺詞: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感情擺在我的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才追悔莫及,人間最痛苦的事莫過于此。
這段話說明了,人們失去自己擁有的東西的痛苦遠大于得到這件東西時所擁有的快感。除開感情的悲觀離合,在經濟學領域,這個規律叫做“稟賦效應”。
稟賦效應,指當個人一旦擁有某項物品,那么他對這個物品價值的評價要比未擁有之前大大增加。
選房表妹在我們縣城開了一個書店,表姐給她建議:你能力這么強,找個月薪10000的工作完全沒問題,請一個看店員工大概只要4000-5000,收益比自己親自看店大多了。表妹不同意,堅持自己親自來看店。
其實這就是稟賦效應,因為書店是自己的,而且花了很多時間精力準備,她對自己的書店原本每個月收入5000,她會估值8000-10000,所以堅持自己看店。
商家也常用這個效應進行營銷。
有位爸爸帶著5歲的兒子去逛街,路過一家寵物店,兒子看到一只可愛的小狗,開始停下來走不動了,沖爸爸撒嬌要買,爸爸不同意家里養寵物,兒子開始不停哭,爸爸也沒轍了。
寵物店老板提出一個辦法:“你看你兒子那么喜歡,要不我把這只狗狗免費給你領養一周,一周之后您給我送過來,或者你不方便我上您家去取。”
蹲在狗狗旁邊的兒子聽完,瞬間抬起頭可憐巴巴得看著自己爸爸:“爸爸~”無奈,爸爸覺得這個方法可以,于是交了押金就把狗狗帶回家了。
兒子開心壞了,給狗狗起名芒果,無微不至得照顧狗狗的飲食起居,一周時間到了,寵物店老板提前打電話確定好上門來取狗狗,兒子看到老板要把芒果帶走,抱著芒果坐在地上不撒手,哭個不停。
爸爸沒辦法了,兒子已經和狗狗產生了感情,無奈只有掏錢把這只狗狗買了。
背后的原因就是稟賦效應,同一個東西,我們擁有之后,對它的估值更高。就像那句俗語: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也是如此。
所以你對一個物品的估值,是否是稟賦效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