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聊胎內記憶的書??岚??
當然還是我們那么資深的美女母嬰老師給我們推薦的。
作者是池川明,日本的多年婦產科醫生,其“胎內記憶”的研究被傳媒公開后成為話題。在醫療現場活用其成果,以站在母子立場的生產與醫療為目標。
豎版書,篇幅不長,88個胎內小故事,每篇不過十余行,不超過500字。閱讀起來很是沒有壓力,地鐵,上班間隙,一天就輕松看完了。
書中講了一個調查,這個調查持續了幾年,調查數據顯示,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保有胎內記憶,但大部分人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不再保留胎內記憶。書中的88個故事都是在描述胎兒在產前的記憶片段的故事,主旨似乎都在講,孩子是神用生命的形式傳遞出來的信息,希望每個父母都能聽見。
我不想去討論這種事情的真實性,因為科學目前確實難于證明,但我確實在書中讀到作者對生命的柔軟和尊重,所以是否能被證明,又有多重要呢?
(一)擁抱過去的自己,才能給孩子完整的愛
書中認為,胎兒有超過目前常識里的感知與記憶能力。
我們老家也常說,胎兒和幼兒是有“信”的,有神性的意思,不能隨便輕視他們。
每個孩子來到世間前都是天使。這個觀點再次多次被胎內記憶證實。我喜歡這個觀點,確實你看看每個孩子,尤其初生的嬰兒,每個的眼神都那么純潔,每次抱起這樣一團軟軟又溫暖的小東西時,很多時候,就會忘記很多煩惱,自然被療愈了。這樣的故事很多。比如:
媽媽孕期發生的事,孩子都記得。
超音波看不出性別,是小寶寶刻意保密。
孩子會第一個發現媽媽又懷孕了。
……
其中,擁抱過去的自己,才能給孩子完整的愛,這個故事和觀點,我特別喜歡。
都說懷孕是人生改變最劇烈的階段之一,許多媽媽對懷孕有期待也有很多未知的恐懼,而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但我們懷孕時,我們也是用我們從母親那獲得的記憶來對待胎兒的,于是,生命連續的鎖環被打開,在這個時候,你有機會去療愈自己過去受到的傷害,進而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想,這樣一個觀點,真是說服了很多人愿意心甘情愿的去做個母親,去把懷孕階段視作上天的恩寵,讓自己有機會可以好好整理和修復自己的過去。
(二)孩子其實為母親做很多事
有些母親身體不好,有疾病,有些孩子就會來到她體內,在子宮里修復母親的身體。有時修復好了,他就先離開了。這種流產解釋讓人噓噓不已。孩子,有時確實就是天使的行為。
大部分孩子會選擇溫柔溫暖的母親,但也有天使會挑選那個悲傷憂傷的母親,孩子希望自己的到來能讓母親快樂一些。同樣的,有些孩子想讓父母學會珍惜和尊重生命,有些會希望父母學習獨立或耐心,他們帶著許多信息和禮物來到父母的生命。
這個觀點是我以前的就認同的。孩子并不是父母制造出來的,父母是孩子來到世界的管道,他們是獨立的靈魂,也帶來信息和禮物來幫助父母成長。
我就從我孩子的到來中學習到很多信息,也成長了很多。
當抱著這樣的觀點時,我們對孩子,對生命,就更多了一些真正的尊重,而不是責任或掌控。
(三)特殊的孩子常是更勇敢的靈魂
有些孩子會選擇疾病或是不太理想的家長出生,是因為這些孩子可能是更勇敢的靈魂。因為靈魂都是在磨礪中成長。也許從另一個角度看,充滿戲劇的人生,是靈魂想來人間體驗的勇敢者游戲。
書中提到一些自閉癥孩子,常有更超人的感官,而無法適應與外界的溝通,多給一些接納,這些孩子可能會鎮定下來,然后發揮自己的長處。書中也提到一些先天疾病的孩子,更是一些勇敢者的靈魂,他們在這樣的一生中,通常會獲得平穩一生數倍的成長。
各種教養問題,都隱含孩子想給你的訊息。
這樣來看懷孕,來看生育孩子,生育生命這個過程,真的有更多的神圣感,也會覺得孕育生命真是偉大而美好的事。
因為,是孩子先選擇了我們,我們才能成為父母的。在孩子眼里,我們是這個世界最獨一無二的父母,最適合他們。這樣的角度,我們好像看到生命更多的意義:
我們以為,我們為孩子付出很多,卻不知,胎兒為我們付出了更多;
我們以為,孩子的疾病不完美是對我們懲罰,卻不知,是孩子用這樣的方式來讓我們成長;
我們以為,是我們生育了孩子,卻不知,是孩子選擇了我們,我們才成為了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