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認真讀完毛澤東主席的《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感受頗深。
這一文論述了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只能從社會的生產斗爭、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
毛澤東主席在《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里面告訴我們,沒有正確的思想,就沒有正確的行動,人們只有從實踐中得到正確的思想。
為什么要有正確的思想呢?正確的思想不斷地推動著美好事物的發展。
既然正確的思想如此重要,那么,我們就應該進一步的嘗試尋找:如何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正確思想的路徑和辦法。這樣,才可以盡可能的確保我們不要在“很長時間內岔到一條歧路上,或者在一條歧路上找不到正確的道路”。
樹立正確思想的過程,是一個認知的過程。在普通心理學中,認識過程就是人腦通過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觀對象的性質,及對象間關系的過程。
而正確的認知需要我們在實踐過程中,也就是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結合當下實際情況,透過現象認識事物本質,從而獲得正確的思想。
正確的認識是不斷反復和無限發展的,在其過程中,我們應當遵循兩個‘務必’,這就要求我們在實踐過程中謙虛、謹慎、不驕、不躁,還要有艱苦奮斗的意志。
一個人的成長,受到環境、個人經歷和社會條件的影響,人的思想也是這樣。
人在認識事物或他人的過程中,不同的人會關注不同的信息。對于同樣的信息,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理解。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不斷的嘗試,才能從成功或者失敗中吸取教訓,最終總結出正確的思想。
回想疫情之初,如果我們以實踐檢驗真理,而不是僅憑經驗主義判斷,或許那幾位“吹哨人”的聲音,可以早些回響在我們的神州大地。
當時疫情的“吹哨人”早已發現災難的苗頭,卻被相關部門機構斷定為謠言,甚至各臺新聞以及各大媒體都發聲譴責。如果當時那些相關部門、媒體和新聞臺等不急于盲目下結論,而是以實踐精神的正確思想去檢驗真理,或許春天就能來得早一些。
但事實上,世上從來沒有如果。我們始終回不到過去,但這件事卻時刻提醒著我們: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能經受住實踐檢驗的思想,才是正確的思想。
思想來自實踐,我們不斷地成長過程,就是一個實踐的過程,同時也是我們培養正確思想的過程。我們就是在實踐中悟出了抗疫的正確方法措施。
只有在實踐中,我們才能獲得正確的思想。就好比只有通過情感實踐,才能樹立正確的愛情觀??赡苓@個過程當中我們會吃盡苦,但結果終究是好的。
也只有親身經歷之后,我們才意識到自己的失誤,才能走出迷途。
作為新一代的我們,應當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這要求我們不僅要有一定的學習技巧,還要有一個正確的道德思想。我們要愛我們的國家,我們要愛我們的民族,我們要愛我們的家人,我們還要愛我們自己。
立志當高遠,而行動始于足下。好高騖遠卻成天做夢并不可取。
不管你做的是什么事,你都要從實踐中去檢驗你的行為舉措。只有實踐,離成功才更近一步;也只有通過實踐才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后迷途知返。
正確的思想來自實踐,成功也來自實踐。希望你在實踐中離你的目標更進一步。
如果你不幸誤入迷途,那我也希望你在實踐證明之后,回到正確的軌道,繼續追尋你的理想。
文字來自公眾號:墨錦書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