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思南讀書會第175期有感
文如其人。作為“中國懸疑小說第一人”,本期讀書會的重量級嘉賓蔡駿老師,為我們分享了他的創作故事。他那極為普通的西瓜頭發型、配上一副眼鏡,再加上一件灰色襯衣,首先給人一種文質彬彬的宅男的印象,絲毫沒有距離感。其次,他講話不緊不慢,思路清晰,向讀者展示了他嚴謹、縝密的超強大腦,這大概和蔡駿老師長時間從事懸疑推理小說的創作有關吧。作為他寫作路上的引路人,前《萌芽》雜志主編傅星老師則是面帶笑容、幽默隨性,儼然鄰家大叔的感覺。兩個人不同的風格,互相映襯,加之與主持人的互動,為讀者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讀書會。
要說參加這次讀書會最大的收獲,莫過于重新審視了自己對回憶的態度。正如當天展示的作品,蔡駿老師的《宛如昨日:生存游戲》,正是從他的回憶中得到的靈感。之前我對懸疑推理小說的認識,就是可以天馬行空、妖魔鬼怪、荒誕不羈,起于創世之初,至于宇宙之外,思想有多遠,作家的筆就能延生多遠。而蔡駿老師卻用自己的體會告訴我們“懸疑小說也是源于我們的生活,源于對我們自己身體的認識,例如小說中是不可以真的有鬼的”,我們聽到這里都笑了,心里卻認同了這種觀點。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只有在生活中認真觀察,仔細品味每天的喜怒哀樂,不斷積累為自己的精神財富,才能在需要的時候,取一瓢飲之,為自己的創作帶來一股股清泉。正如華茲華司所說的“詩起于沉靜中回味得來的情緒”,為文又何嘗不是如此,這與蔡駿老師的說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關于網友提問后面的寫作計劃,蔡駿老師說他正在創作一部100多萬字的小說,共分六本,現在寫到了第二本,臺下出了嘖嘖的贊嘆聲,我也一樣,不過我贊嘆的是蔡駿老師的超強邏輯結構,故事未寫好,情節已在大腦中,而且連字數、謀篇布局都很清楚。相比之下,真是自嘆不如。猶如下棋,初學者疲于應付眼前的攻勢,根本顧不上后面的刀光劍影;學了一段時間后,才能看清后面幾步,知道了要未雨綢繆;只有真正的大師級水平,才能棋未動而走勢了然于胸,談笑間排兵布陣殲敵于無形,蔡駿老師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樣。
同時,對于這種類型小說目前的生存空間,蔡駿老師坦言國內起步較晚,不管是小說創作還是影視制作,相對國外還有一定的差距。但隨著文化的不斷繁榮以及讀者群體的培養,類型小說還是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的。我們也期待有更多的蔡駿,更多的郭敬明涌現出來。
最后,蔡駿老師饒有興致的為我們朗讀了《宛如昨日:生存游戲》里面的一節,與講話的平實輕松不同,他的文字似乎有一種魔力,一下子抓住了我們的心,現場頓時鴉雀無聲,大家都沉浸在他的朗讀中。我們也聽過很多次《側耳》聲音團隊的朗誦,更多的是感受聲音和語言韻律的美妙,卻不似蔡駿老師的風格,帶給我們對于情節、對于力透紙背的思考。
一場讀書會,收獲頗豐。感悟生活,珍視回憶,在春之茁壯、夏之萌芽之季,一起相約思南讀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