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年輕的時候,為了理想和愛情,奔赴他鄉,從此,家鄉,成為遠方。
從此,人在天涯,心在流浪。
若有誰輕聲問一句:你在他鄉還好嗎?
心底那根弦怎么也止不住顫動,幾乎要淚灑面龐。
如果可以重來一次,可以可以,回到家鄉。
1、
小江大學畢業后,為了愛情,留在了大學所在地,離老家開車三四個小時的距離。
他娶了大學里的女朋友,如今兒女雙全,水產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羨煞旁人。
他的父母、親人、同學都在家鄉,他所在的城市,只有孩子、妻子和妻子的家人,還有工作上的伙伴。
他不快樂,即使他經常開車回老家看父母見老友,他還是不覺得快樂。
他說:我不想像個過客一樣,我想待在他們身邊。我這輩子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娶了個外地的老婆,扎根在他鄉,不能陪伴在父母家人身邊,不能待在我熟悉又深愛的地方。如果讓我重來一次,我一定找一個家鄉的姑娘,陪伴在雙方父母身旁,有熟悉的生活圈,過幸福的生活。
你若問他:難道你和你現在的妻子在一起不幸福嗎?
他說:幸福,可是,心底始終空了一塊??粗改笣u漸老去,我卻連陪伴都少得可憐,那種感覺,糟透了。真正的幸福,應該是愛人、父母、朋友,都在我身邊,都在我的家鄉。年輕的時候,總以為外面的世界最美麗,恨不得離家越遠越好,年紀越大,越明白,我錯了。我好想回家!
2、
丹丹經人介紹,認識了丈夫大羅。
大羅是外地人,老家距離丹丹的家鄉也有三四小時的車程。
原本,大羅在丹丹家鄉工作,也因此得以認識丹丹,但是婚后沒多久,大羅被派駐回了自己的家鄉,并且,是常駐。
為了家庭,丹丹義不容辭辭掉工作,帶著孩子,跟著大羅,舉家回到了大羅的故鄉,并在那里找了工作,買了房子,定居。
為了幫丹丹帶孩子,丹丹母親也跟著來了,留下丹丹父親一個人在老家“獨守空房”。
一開始,丹丹覺得這樣的生活挺好,丈夫孩子和母親都在自己身邊,日子過得也挺滋潤,在哪都一樣。
后來,丹丹生了二胎,大羅卻開始常常出差,大部分時候,不在家。
原本,丹丹母親還能隔三差五回老家陪伴父親一些時日再來,后來,丹丹和母親兩個人都幾乎忙不過來,母親很少回家陪伴和照顧父親了,丹丹突然覺得,自己好自私,硬生生為了自己的家庭,把父母分開,家中的父親好可伶。
可是,她無法改變這種現狀。兩個孩子要人照顧,自己要上班,大羅常常不在家,生活條件不足以支撐她聘用保姆,母親不在,真不行。
她陷入痛苦。
她甚至動過帶著孩子和母親一起回老家的念頭,但是卻無法實施,她也無法放下大羅一個人在這里,那樣,就真的連家都沒有了。
她想起,當初大羅公司要調派大羅回老家時,曾經給過他們選擇的機會:回大羅老家常駐,職位和收入都會高些,但是,可以選擇不回,待在丹丹老家,只是機會少些,晉升慢些,收入低些。大羅也表示尊重丹丹的意見,丹丹想了想,選擇了去大羅的家鄉。
現在,她腸子都悔青了。錢多了、職位高了,又有什么用?哪里能夠比得上家鄉?
可是,如果留在丹丹的家鄉,大羅不也會成為那個“異鄉人”嗎?
這真是一道無解的題。
只是,如果重來一次,能否找一個家鄉的愛人呢?
這樣,誰都不必遠離。
可是,沒有如果。
3、
十年前,為了愛情,我離開家鄉,來到了現在所在的城市工作。
后來,愛情逝去了,工作卻還算體面,收入也算過得去,于是,我留了下來。
我一周回一次家鄉。看起來,這樣不被父母日日管著,卻又時常見到父母的感覺,還不錯。
即使我不喜歡這種生活,也不喜歡這座城市,卻并沒有覺得太大的不妥。
雖然,偶爾生病的夜晚,沒有人送我去醫院,會很無助;做了噩夢的深夜,會躲在被子里嚎啕大哭;餓肚子的時候,會因為想念家鄉的媽媽做的菜而心酸落淚。
但因為工作始終是相對順利穩定在發展著,職位有了提升,收入也變得可觀,我沒有動過離開這里,回到家鄉的念頭。
我以為,我會在這里找個愛人,扎根,然后,把父母接到身邊,讓這里成為家鄉。
但是,我最終卻嫁給了家鄉的他。
于是,他、雙方父母,都在家鄉,而我一個人在他鄉,我們只能做周末夫妻。
很快,有了孩子,我成了周末媽媽。
我開始瘋狂地想家,想家里每個人。
我想回家,陪在他們身邊,可是,我已失去了揮一揮衣袖,說走就走的資格。
我需要這份工作,讓孩子有個體面的媽媽;我需要這份收入,讓孩子享受應有的教育和生活。
年齡早已沒有優勢,經濟并不景氣,職業性質也相對特殊,我沒有辭職回家后還能輕松找到好工作的底氣。
我在每周離開家的那天痛苦無比,然后一整周都在期盼周末,在見到家人的一瞬間雀躍歡欣。
我瘋了般的想改變這樣的生活。
我愛的人都在家鄉,而我一個人在他鄉,就算愛情甜蜜孩子可愛父母健康工作順利,那又如何?
回到家鄉,才是幸福的歸宿。
4、
到不了的地方,是遠方。
回不了的地方,叫故鄉。
有多少人,像故事里的我們一樣,人在他鄉,心在家鄉。
年少時,意氣風發頭也不回地離開,以為幸福在遠方。
漸漸年長,才明白,這世上,最牽腸掛肚的,是家鄉。
生活在異鄉的你,如果,再給你一次重來的機會,你還會不會離開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