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
王鐵槍寧死不降
朱友貞不敢自殺
梁朝派段凝和王鐵槍作主將,守在山東與河南交界一帶地方。
唐莊宗李存勖在魏州召開軍事會議,不少人勸他和朱友貞議和,以黃河為界,休養生息,積蓄力量,再圖后舉。【〔923.8〕又聞梁人欲大舉數道入寇,帝深以為憂,召諸將會議。宣徽使李紹宏等皆以為鄆州城門之外皆為寇境,孤遠難守,有之不如無之,請以易衛州及黎陽于梁,與之約和,以河為境,休兵息民,俟財力稍集,更圖后舉。帝不悅,曰:“如此吾無葬地矣。”】
郭崇韜力主作戰,勸莊宗速戰速決,少聽別人的餿主意:“俗話說,‘當道筑室,三年不成’,在岔路口造房子,旁人指指點點,搞得主人心煩意亂,當然造不成功!陛下上應天命,保管成事,重要的是決斷不疑。”【〔923.8〕乃罷諸將,獨召郭崇韜問之。對曰:“…今秋谷不登,軍糧將盡,若非陛下決志,大功何由可成!諺曰:‘當道筑室,三年不成。’帝王應運,必有天命,在陛下勿疑耳。”】
莊宗叫魏國人劉氏和皇子李繼岌帶領將士的親屬從前線退回魏州,囑咐道:國事成敗,在此一舉。如果決戰失敗了,你們把全部親族集中在魏宮里,放一把火,通通燒光!”這個決心也真夠大的。接著莊宗派李嗣源為先鋒,半夜渡過黃河和漢水,突然包圍王鐵槍的部隊。【〔923.10〕帝遣魏國夫人劉氏、皇子繼岌歸興唐,與之訣曰:“事之成敗,在此一決。若其不濟,當聚吾家于魏宮而焚之!”…帝以大軍自楊劉濟河,癸酉,至鄆州,中夜,進軍逾汶,以李嗣源為前鋒,甲戌旦,遇梁兵,一戰敗之,追至中都,圍其城。城無守備,少頃,梁兵潰圍出,追擊,破之。】
王鐵槍名叫王彥章,是梁朝有名的勇將,從小追隨朱全忠,手持一支鐵槍,沖鋒陷陣,如入無人之境,敵軍聽到他的名字就心驚膽戰。他經常向人夸口:“李亞子斗雞小兒,何足為懼!”【〔923.10〕彥章嘗謂人曰:“李亞子〔唐莊宗李存勖〕斗雞小兒,何足畏!”】
志大口氣這次唐軍來得突然,他措手不及,慌忙帶上幾十名騎士,左沖右突,殺出重圍。不料唐軍龍武大將軍李紹奇緊追不舍;他過去也是朱全忠的將軍,跟王鐵槍是朋友,早已投降李存勖,聽出老朋友的聲音來了,當即拔出短矛,飛快地刺出,王鐵槍防備不及,受傷跌倒,立即被俘。【〔923.10〕王彥章以數十騎走,龍武大將軍李紹奇單騎追之,識其聲,曰:“王鐵槍也!”拔槊刺之,彥章重傷,馬躓,遂擒之。】
莊宗見到王鐵槍,笑著問道:“你不是經常罵我斗雞小兒嗎?現在服呢,還是不服?”王鐵槍沉默無語。莊宗又問:“你是梁朝有名的大將,怎么連究州也守不住,而中都又不修堡壘呢?”王鐵槍還是不說話。【〔923.10〕至是,帝謂彥章曰:“爾常謂我小兒,今日服未?”又問:“爾名善將,何不守兗州?中都無壁壘,何以自固?”彥章對曰:“天命已去,無足言者。”】
莊宗愛惜人才,叫人替他用藥敷治,反復勸降。王鐵槍這才誠懇地辭謝:“我本是個匹夫,蒙受梁朝的恩惠,做到上將,跟晉王交戰十五年,今日兵敗被俘,應該求死。縱然陛下憐惜我,讓我活下來,可我有什么臉再見梁朝百姓?豈可早晨還是梁朝的統帥,晚上又當唐室的臣子?”【〔923.10〕帝惜彥章之材,欲用之,賜藥傅其創,屢遣人誘諭之。彥章曰:“余本匹夫,蒙梁恩,位至上將,與皇帝交戰十五年;今兵敗力窮,死自其分,縱皇帝憐而生我,我何面目見天下之人乎!豈有朝為梁將,暮為唐臣!此我所不為也。”】
莊宗又叫李嗣源勸說,王鐵槍躺在床上,問道:“你不是邈佶烈嗎?”他一向瞧不起李嗣源,才叫他的乳名。李嗣源不敢再說二話,派人抬著王鐵槍,跟隨大軍,直搗梁朝的東都大梁(開封)。【〔923.10〕帝復遣李嗣源自往諭之,彥章臥謂嗣源曰:“汝非邈佶烈乎?”彥章素輕嗣源,故以小名呼之。】
半路上,莊宗叫人探問王鐵槍:“我這次進攻大梁,你看能不能成功?”王鐵槍笑笑:“我看難啦!”莊宗明白他決不會歸降,吩咐放下擔架,把王鐵槍拉起來處斬了。【〔923.10〕是夕,嗣源帥前軍倍道趣大梁。乙亥,帝發中都,舁王彥章自隨,遣中使問彥章曰:“吾此行克乎?”對曰:“段凝有精兵六萬,雖主將非材,亦未肯遽爾倒戈,殆難克也。”帝知其終不為用,遂斬之。】
一代名將,堅持氣節,寧愿為失敗的梁室殉身,也不愿為勝利的后唐出力,自有他的品格和精神。據說在山東汶上縣,王鐵槍的墳墓和祠堂保存了好幾百年。
唐軍逼近大梁東都,朱友貞六神無主,趕急叫開封府尹王瓚驅逐市民,送到城頭防守。他想到自己的幾位堂兄,會不會乘機造反呢?原來他的堂兄朱友誨,一向反對朱家人篡位稱帝,長期被幽囚;這人聰明多才,威望很高,和兄弟朱友諒、朱友能都是反對派,這會兒要是響應李存勖,該怎么好?還是先下手為強。于是把他們拉出來,連同自己的親兄弟朱友雍和朱友徽,一起殺死了。
朱友貞派人化了裝,頭發里藏著蠟丸,出城求救,毫無結果;又想派人帶著傳國玉璽,假裝投降,學荊可刺殺秦王,暗殺莊宗,卻沒有人敢去;平時最受信任的宰相趙巖,竟然丟下皇帝,悄悄地逃到許州去了。【〔923.10〕戊寅,或告唐軍已過曹州,塵埃漲天,趙巖謂從者曰:“吾待溫許州厚,必不負我。”遂奔許州。】
朱友貞日夜哭泣,眼看唐軍到了城外,便對控鶴使皇甫麟說:“李存勖是我們梁朝的世仇,天理人情,我都不能向他低頭的!等著挨刀斧當然不行,自殺又沒有膽子,請你砍掉我的腦袋吧。”【〔923.10〕梁主〔朱友貞〕謂皇甫麟曰:“李氏吾世仇,理難降首,不可俟彼刀鋸。吾不能自裁,卿可斷吾首。”】
這位禁衛軍的頭兒,聽了皇帝的話,哭道:“要我揮劍殺敵,我敢去;這個詔令不敢接受!”【〔923.10〕麟泣曰:“臣為陛下揮劍死唐軍則可矣,不敢奉此詔。”】
“你是不是想把我留下,向李存勖出賣呢?”朱友貞想得很怪,也問得很倔。皇甫麟要馬上自殺,皇帝一把抓住:“還是讓我倆一起死吧!”皇甫麟不得已,先用寶劍捅死朱友貞,然后自刎了。【〔923.10〕梁主曰:“卿欲賣我邪?”麟欲自剄,梁主持之曰:“與卿俱死!”麟遂弒梁主,因自殺。】
李嗣源率先進入東都城,梁朝的官員都來迎接,莊宗隨后到達,一一撫慰,叫大家照常理事。莊宗高興得控制不住激情,拉住李嗣源的衣襟,低下腦袋撞著老將軍的胸口說:“我有今天,都是你們父子的功勞啊!”【〔923.10〕李嗣源軍至大梁,攻封丘門,王瓚開門出降,嗣源入城,撫安軍民。是日,帝入自梁門,百官迎謁于馬首,拜伏請罪,帝慰勞之,使各復其位。李嗣源迎賀,帝喜不自勝,手引嗣源衣,以頭觸之曰:“吾有天下,卿父子之功也,天下與爾共之。”】
他馬上派人搜尋朱友貞。這時,有人把人頭獻上來。【〔923.10〕帝命訪求梁主,頃之,或以其首獻。】
莊宗大喜,叫開封府尹把首級油漆好,裝進盒子,放在太廟里,準備祭祖。【〔923.10〕辛巳,詔王瓚收朱友貞尸,殯于佛寺,漆其首,函之,藏于太社。】
接著,許州的刺史也把趙巖的首級送到。原來趙巖以為刺史溫韜是老朋友,不會臨難不救的。誰知溫刺史早就討厭趙巖的為人,不顧情面,趙巖剛下馬,就遭捕殺。【〔923.10〕趙巖至許州,溫昭圖迎謁歸第,斬首來獻,盡沒巖所赍之貨。昭圖復名韜。】
朱全忠的元老大臣李振,找到宰相敬翔:“聽說唐天子下令,赦免梁室的官員,我們不妨去見見吧!”【〔923.10〕李振謂敬翔曰:“有詔洗滌吾輩,相與朝新君乎?”】
敬翔面容凄慘,沉痛地說:“我倆都是宰相,皇帝昏庸,我們不能諫正;國家覆滅,我們無法挽救。唐天子要是問起,用什么話來回答?”當下快快地分別了。第二天清早,有人報告敬翔:“李太保已經上朝去了。”【〔923.10〕翔曰:“吾二人為梁宰相,君昏不能諫,國亡不能救,新君若問,將何辭以對!”是夕未曙,或報翔曰:“崇政李太保已入朝矣。”】
敬翔謂然長嘆:“李振哪像個男子漢!朱氏和李氏世代相仇,現在國君死了,即使新君不殺,又有何面目踏進建國門呢?”隨即自縊而死。【〔923.10〕翔嘆曰:“李振謬為丈夫!朱氏與新君世為仇讎,今國亡君死,縱新君不誅,何面目入建國門乎!”乃縊而死。】
不久,莊宗下詔:“敬翔和李振,輔佐朱溫,傾覆大唐天下,應當和趙巖一起,滿門族誅。其余文武將吏,不再追究。”【〔923.10〕庚辰,梁百官復待罪于朝堂,帝宣敕赦之。】一向足智多謀而又忌恨別人的李振,臨死前屈節投降,仍然沒有得到好下場,比起敬翔來,實在猥瑣無聊!
梁朝的洛陽留守張宗吏,本名張全義,前來拜見莊宗。當年黃巢軍隊經過之后,他在李克用的支持下,鎮守洛陽并恢復了洛陽的繁榮。幾十年來,廉潔奉公,關心百姓,對帝王們的你爭我奪,冷眼旁觀。朱全忠占領洛陽之后,對他也很尊重,要他改名宗責以避諱“全”字。現在,莊宗請他恢復本名,按兄長的禮節相待,讓他繼續鎮守洛陽。【〔923.10〕梁西都留守河南尹張宗奭來朝,復名全義,獻幣馬千計;帝命皇子繼岌、皇弟存紀等兄事之。】
莊宗要挖朱全忠的墳,開棺焚尸。張全義上書說:“朱溫雖是國家的仇敵,人早死了,用刑戳尸,對他也毫無影響。朱家已經誅滅,也算報了仇,挖墳開棺,未必有用。要是免除死者的刑罰,不也顯得皇恩浩蕩,寬宏大量么?”莊宗受到啟發,只把朱溫的墓闕陵樹毀掉,變得跟平常百姓一樣,也就作罷了。【〔923.10〕帝欲發梁太祖墓,斫棺焚其尸,全義上言:“朱溫雖國之深仇,然其人已死,刑無可加,屠滅其家,足以為報,乞免焚斫以存圣恩。”帝從之,但鏟其闕室,削封樹而已。】
后梁到此滅亡,這是公元923年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