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讀書人”未必懂“讀書”
隨著教育的普及,書籍的受眾越來越廣。
我們從上小學開始,就與書籍打交道。
讀書,似乎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
如果你問一個大學生:“你會讀書嗎”?
不少人肯定嗤之以鼻,讀了十幾年的書,你說我會讀書嗎?肯定是會的。
然而,事實并不是這樣。
即便是這些讀了十幾年書的大學生,依舊有很多人不懂得如何正確閱讀。
這些人面臨著這些讀書的問題:
1) 認為讀書是上學時候的事情,畢業了就無需讀書。
這是大部分讀書人的第一個問題,這種想法大錯特錯。
成長是一輩子的事,而讀書是性價比最高的成長方式。
那些能夠快速成長,實現人生逆襲的人,大多是堅持閱讀的人。
2) 不知道如何選書,導致“讀書無用”。
不少人當生活遇到挫折的時候,會覺得自己應該讀些書提升自己,于是買了一大堆于當前無益的書籍,讀了一段時間,發現自己的生活并沒有隨著自己的閱讀而改善,于是感嘆:讀書無用。
這是大部分人遇到的第二個讀書問題。
3)沒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導致“讀完就忘”。
還有不少人,跨過了讀書的前兩個問題,能夠堅持不斷的閱讀。
但是,在閱讀的過程中,發現自己讀完的書籍過一段時間就忘的差不多了,導致閱讀的收益大打折扣。
2 閱讀的類型和選書方法
閱讀可以分為兩種類型。
有時候我們通過閱讀,增加個人知識的積累,實現個人認知的增長,這種屬于“功利性閱讀”。
有時候我們通過閱讀,放松自己的精神,沒有太多技能、知識方面的追求,這種屬于“非功利性閱讀”。
兩種閱讀沒有高低、優劣之分,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的閱讀需求。
而對于大部分想要實現人生飛速發展, 不斷逆襲的年輕人,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功利性閱讀上面。今天關于讀書方法的分享,也主要針對“功利性閱讀”。
當然,無論是哪種類型的閱讀,都應該做好一件事,那就是“選對書”。
如何做好這件事呢?
1)當個人知識積累比較貧瘠,未形成個人的知識體系時,閱讀應以構建知識體系和解決關鍵問題為主。所以選書的時候也應優先考慮這方面的問題。
2)具體的選書方法:知乎豆瓣選書法。
比如,你最近在生活中遇到了溝通方面的問題。
那么,你可以先在知乎搜這樣一個問題:“關于溝通,有哪些經典書籍推薦”。
然后,在相關問題答案中,找到出現頻次最高的書籍:比如《關鍵對話》、《溝通的藝術》、《親密關系》等。
接著,在豆瓣搜索這幾本書籍,了解這幾本書籍的評分,評分低的書籍可以直接舍棄。
然后,再瀏覽剩下書籍的簡介和目錄,了解書籍的主要內容,從中選出于自己當前情況最契合的書籍。
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實現快速的選對書、選好書,從而解決讀書的第二個問題。
3 帶著問題閱讀
“學而不思則罔”,閱讀從來不是簡單的機械輸入。
許多人讀書的時候,為了把書讀完而讀書,這也是造成讀書第三個問題“讀完就忘”的原因之一。
所以,讀書應該帶著問題去閱讀。
對于功利性閱讀,讀書應該是一件利己的事情。
書籍是作者的知識經驗的總結,未必完全對我們有幫助。
我們也不應想著掌握書中100%的知識,而應考慮邂逅于自己有益的1%,即抱著“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閱讀思路。
所以,閱讀時我們應該思考:怎么將書籍的內容,拆為自己的知識,為自己所用。
根據這樣的思路,讀書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有這樣的思考。
1)讀書前:
a.這本書主要講述什么,自己關于這方面已有什么樣的認知?
b.自己想通過閱讀這本書獲得什么?
2)讀書中:
a.這部分內容在講述什么?作者通過這部分內容想起到什么效果??
b.這部分內容與自己有什么關系?
若與自己關系不大,可以只做簡單了解或者直接跳過。
若對自己很有用,則應該進行精讀。
3)讀書后:
a.自己讀書前提出的問題是否得到解決?具體怎么解決的?
b.關于這些知識,自己是否有產生了新的問題?
4 學以致用
閱讀只是我們增長知識的手段,閱讀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
讀而不用,是舍本逐末的閱讀方法,這也是許多讀書人遇到第三個讀書問題“讀完就忘”的原因之一。
學以致用,可以讓我們學到的知識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同時,在實踐過程中,書籍中獲得的知識不斷內化,進入大腦的長時記憶區域,能夠記得更牢固。
讀書后,可以通過這幾種方法,實現學以致用。
1)寫讀書筆記。
讀完一本書,有些知識不具備第一時間付諸實踐的條件。
那么,通過寫讀書筆記的方式,一樣可以起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讀書筆記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
a. 梳理書中于自己有用的知識點。
b. 寫下自己閱讀過程中產生的感悟。
c. 受書籍知識啟發,自己在以后應有怎樣的行動改變。
2)情境聯想。
當書籍中的知識點,不具備實踐條件時,還可以進行情境聯想。
虛構一個合適的額場景,嘗試將書籍中的某個知識點運用在這個場景中。
這種方法類似于演員的無實物練習,可以起到一定的實踐運用的效果。
3)踐行。
如果具備實踐的條件,應將知識點盡快運用于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
比如,自己閱讀了《批判性思維》,認識到自己在思考過程中經常犯一些邏輯謬誤,那么自己就應該努力在生活中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在這樣學以致用的過程中,自己對批判性思維會有更深刻的了解,自己的思維水平也會得到不斷的提升。
今天關于讀書的分享就到這里,我是知行,會堅持分享個人成長和副業變現相關的知識,對讀書和個人成長有疑問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同時歡迎關注頭條號:知行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