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上看到了這樣的一個提問,說是人老了就要卑微的活著嗎?
媽媽年紀大了,白發(fā)也有了一些,是老了。有時候媽媽害怕麻煩孩子們,有些事即使提出,心里也是有點不安的樣子。
難道人老了,沒有了勞動能力,就不能有底氣的活著嗎?我想當然沒必要變得卑微的活著。
有的老人兒女滿堂,老了卻要每天要去換一個孩子家吃飯。這看起來挺公平,每個孩子均攤母親的吃飯問題,但做為母親的心里會怎么想呢?她們會不會想自己老了,沒什么用了,成為了孩子們的負擔(dān)。會不會真的挺卑微的心態(tài);要是自己媽媽活成這樣,我們自己是不是感覺也挺失敗的。
人都有老的那一天,你那樣對待了自己的媽媽,將來你的孩子也不會對你好到哪里去。
所以,人老了沒必要卑微的活著,能活一天就安然的渡過一天。對孩子們的孝順也沒必要感覺到愧疚,因為父母是孩子們生命的源泉,只有對自己的父母好,才會得到生活源源不斷精神和物質(zhì)的補給。
所以那天媽媽說凈麻煩你妹妹她們了,我就說媽媽您不要這么說,你麻煩的哪個孩子多,哪個孩子就活的越好,生活就更順利幸福;就那沒能力的孩子你即使想麻煩,他也沒能力幫你,不讓您操心就不錯了。媽媽想想好像我說的確實挺有道理的――父母麻煩哪個孩子多,哪個孩子就是越幸運。這也就是許多的實例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寫照。人老了,別因為要仰仗孩子們,就把自己變得卑微,因為你越是仰仗的孩子就越是生活的幸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