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這個主題的第一天課程就刷新了我的認知,第一天的主題是“為什么說,夢想會妨礙你成功”。應該是先有夢想,才會朝著夢想努力,然后才能成功,為什么古典老師會說夢想會妨礙成功呢?
原來不是夢想本身會妨礙成功,而是夢想的一個神奇功能----跨越現在進入未來的體驗里。
因為太樂觀。
1、樂觀的幻想在我們腦中形成美夢成真的假象,也虛耗了我們的動力。
一個實驗顯示,幻想過的人,大腦會以為已經達到了目標。他們精神會愉悅,表情放松,血壓會降低。人在這種情況下會快樂愉悅,不愿意承擔困難的行動。
現在很多詐騙平臺,以高回報率吸引投入,前期他們會按照所說返回相應金額,定期召開會議,宣講高額回報,用投資人的錢帶投資人吃喝玩樂,讓投資的人以為他們是真的可以美夢成真。而投資的人沉浸在樂觀的幻想中,不愿深入思考,也不愿付出努力,腳踏實地的工作。
2、樂觀的幻想讓你專注好的部分,而忽略現實的障礙。
一個太過樂觀的人,在面對一件事情時,他的意識雷達只搜索關于這件事情能成功的所有理由,卻對悲觀的理由視而不見。這些沉浸在樂觀幻想中的人,在遇到不好的情況時就會崩潰。就像韓劇看多的人在一段感情中往往要求很高,認為另一半理所應當的對自己寵愛,最終不得善終。
所以,夢想雖好,但也有局限。
懷揣夢想時應該怎么辦呢?
1、有了夢想先行動,90天以后再公布。
夢想就像懷孕,最好的方式是你自己先懷著三個月,穩定以后再告訴別人,以免流產。
2、盡快找到夢想的現實投影----榜樣
有了夢想以后一定要找到夢想在現實生活的投影----榜樣或者標桿人物。在研究標桿人物時,他是如何成功的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他克服了哪些障礙,如何克服的。
3、盡快從夢想中清醒,找到與夢想配套的障礙和行動方案。
古典老師介紹了一個工具:心理對比,簡單點說就是先幻想2個樂觀未來的詞匯,然后讓思想轉換到2個消極現實的詞匯。
心理對比的真正意義在于讓人們成為一群優雅的“理性樂觀派”。如果他們評估完覺得有機會,他們就會全力以赴。如果評估完覺得機會不大,他們就會迅速放下,投入到更加有可能的項目中去。
在充分考慮過樂觀和悲觀情況之后,給自己設計一個“執行意圖”。也就是提前設計一個遇到障礙的條件反射觸發器:
如果(發生什么情況)··· ··· 那么(做什么行動)··· ···
這就是WOOP思維,W(Wish,愿望)->O(Outcome,結果)->O(Obstacle,障礙)->P(Plan,計劃)。
Wish:尋找一個內心的愿望,設定一件最想完成的事。
Outcome:如果達成了,最好的結果是什么?---盡情暢想夢想成真的喜悅。
Obstacle:思考在實現目標過程中,你最擔心發生的障礙。
Plan:在腦子里預演最好和最壞情況,找到一個平衡點,制定計劃。
比如,我的目標是每天學習超級個體。
Wish:每天學習超級個體
Outcome:成為一個自由又強大的超級個體
Obstacle:帶完寶寶后就沒時間和精力去學習
Plan:提前規劃,朋友監督,及時獎勵
If......Then......
如果我早上七點醒來就開始照顧寶寶,那么我就提前一個小時起床,先復習前一天的課程,然后學習今天的。
如果我晚上哄完寶寶睡覺也很累,那么我就去洗個熱水澡或者吃點水果,然后開始寫學習心得和學習新的課程。
如果我想偷懶,那么我就參加日更營,學習完寫心得,在簡書發表。
金句:
“按照最好的預期,做最壞的準備。”
“根本就沒有什么所謂的臨場發揮失常,高手平時就完成了很多的If......Then......,提前演練了所有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