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寫下這篇文章題目的時候,我在想該以什么樣的一種姿態講述給大家,高高在上的經驗值之談,或者是個過來人的身份鼓吹著我的種種牛x。
都是不是,我是一個普通的個體,也不是什么牛人,作為一個經歷過大學,工作不滿四年的職場小嘍啰。
講述一些過往的經歷,所見所聞,只希望諸位少走彎路,快速成長,在日趨競爭的社會環境里早早立足。
大學,很多過來的學長學姐,大神、牛人都在告訴大家要如何愉快高效合理的安排大學時間,方法方式都很好,只要能邁開步子勇于踐行、落到實處一定會是向上向前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挺慚愧我的大學,我并沒有利用好,除了保持下了讀書的習慣,大學我真的沒有什么可以炫耀的資本,碌碌無為足以可以形容那四年。
我的大學印證了我舍友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大學,大概的學一學。
我完整的經歷了大學四年,也經歷了四年職場生涯,接近八年的時間里我也看到了很多同學這八年的發展歷程,人生軌跡。
我想和諸位分享一些感受。
那些善于交際的人都發展的怎么樣了?
同學里關系不錯的有兩個善于交際一個叫“猴子”我的班長,老家在四線小城市里,畢業之后留在大學所在地一年,老家半年,來過我這里,后來又回到老家辦了一個美術輔導學校。這期間做過很多和美術設計之類的各種工作,現在做的也還不錯。
另一個我們戲稱為“劉總”,同在一個宿舍,以前也是會做人,很受老師喜歡。做了室內設計,做的不開心,有一天我們在一起交流,我這個人分析別人的時候一套一套的,到自己的時候就擰巴了。在我的鼓動下,放棄了做的不開心的室內設計,轉頭做了房地產,四年做下來成為了店長,在小城市峰值時候接近兩萬元,很不錯了。
那些家庭帶著背景的人都做什么去了?
有那么幾個同學家庭有著黨政機關事業單位背景的同學,最后大多是也都去了這些部門。
一個同學父親是個警察,后來參加了考試考入了公安局。
一位女同學的父親是大學所在市的市領導,畢業之后就去了相關單位做臨時工,屢次參加公務員考試,都沒有考好,無奈又去了別的機關單位做了合同工,不得不說他的爸爸是個好領導,沒用動用關系。
另外兩個父母事業單位的同學也都進入了父母所在單位,通過內部招錄方式。
那些奔赴大城市的同學還好嗎?
本身就是一所普通二本院校,周邊都是做設計的,起點不會太高,也有奔赴北上廣深的同學,混的好,這個“好”字我不知道如何界定。我只知道他們都成為了所在城市的普通人。四年時間還不足以讓一個普通年輕人“飛黃騰達”。
那些回歸家鄉的同學還好嗎?
我就是其中一員,過得也就普普通通,生活哪有一番豐順,至于好壞還要看內心的欲望,和心態。相對于大城市很多回歸家鄉的同學結婚生子了,也算安穩。不太妙,我不是結婚生子的其中一員。形影相單,也不孤單。
四年什么近了,什么遠了?
生活近了,心態更平和了,沒有那么多豪言壯志了,沒有那么多空談了。理想遠了,說過要遠走天涯,云游四方,說過要豪車華宅。
不知道那些立下下宏偉目標的同學們還好嗎?四年過去了多少人還在尋找夢想的路上,是否還會孤單?
經歷了一年多的迷失,開始慢慢梳理狀態,積蓄能量,立下的兩個長遠的夢想還是要去實現。需要注意的是,把夢想實現的時間要放長一些。
最大的變化是什么?
心態平和,身上帶著很多戾氣,努力修正,盡管時間漫長,盡管就像蛻皮一般疼痛,我知道,沒得選,想得到想要的,必須有所取舍。
成長,時間總會帶給人以成長,被動接受也好,主動迎接也罷,沒有人能拒絕成長,挺享受成長帶來的痛癢。
欲望,我放低了對物質欲望的追求,轉而把些許精力放在精神追求上,精神的漸漸豐沛感覺真的很美妙。
改變了很多,整體上是奔著好的方向發展,當下的生活沒有什么不好,剩下的時間里經歷都要放在提升自身能力,修身修心。
畢業四年,發展的一般,結合自己結合同學做了一個分析,大體上所有的原因都指向了自己。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發展不好的原因只有一個---自身能力不足。
自身能力不足和大學時期沒有認真學習專業課程,沒有搭建好自己的知識結構,行為習慣,認知體系,以及沒能修煉出一技之長。
今天不說知識結構、行為習慣、認知體系,只談修煉一技之長。
當下講求多維度競爭、斜杠青年,我完全贊同,多維度競爭、和斜杠青年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圍繞著一樣核心技能進行打造。
比如一個設計師為例,可以做出很多牛逼的平面設計獲過一些獎項,圍繞著平面設計這項核心能力,可以開發出相關技能比如攝影、動漫、繪畫、陶藝、書法等等其他相關技能。
大學的時候可以學習很多知識,參加很多團體活動。
但切記:一定要打造一技之長。
以后的職場生涯會讓你明白,核心競爭力,一項出眾的技能是多么重要。
以名人為例,劉強東是靠著寫代碼賺到第一桶金,轉而去了中關村倒賣電子產品。
馬云初期引以為傲的便是英語,英語好出國學習見識到了外面的世界,做老師,開設了翻譯社,創辦了中國黃頁都離不開英語。
大學生涯如何打造一技之長?
0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感興趣就會愿意投入時間,就會形成專注力。
“馬太效應”: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越是有興趣就越愿意學,越學就越好。
所以講,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興趣點。
02
持續長時間投入,
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03
學會自律,
keep運動軟件上的廣告語:自律給我自由。我也堅信自律改變生活。只用通過實現自我管理,進行自我約束,上文提到的10000小時定律才能執行下去。
沒有人愿意平庸著一生,如果當下的我們,能看到五十年后碌碌無為的樣子,現在一定會加倍的努力哪怕我們努力了結果還是平庸,但是嘗試過,就不會有遺憾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