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列夫托爾斯泰筆下描繪的安娜是美的,她美的高貴,典雅,嫵媚,神秘,魅惑……
安娜卡列尼娜出身貴族,按照貴族和教會的婚姻制度嫁給了大她20歲,官運亨通,很早就做上大官的卡列寧。
呆板,無趣,木訥,保守,虛偽冷酷,只醉心仕途的卡列寧,活像一個官僚機器。教條主義的他有著自身的人格缺陷,缺乏人性的溫情,也喪失了愛的能力。
而熱情漂亮,生氣蓬勃,美的不可方物的安娜,同卡列寧結婚后,她的生氣就被壓抑了,卡列寧無疑褻瀆了她的美。
直到安娜從莫斯科坐火車到彼得堡,為哥哥(哥哥奧勃朗斯基與他孩子的家庭女教師有曖昧關系)的事,同想要和哥哥離婚的嫂嫂說和。在火車上安娜和同去莫斯科見自己兒子伏倫斯基的母親老伯爵夫人同坐在一起,再到下了火車安娜初次和一路上老伯爵夫人向她談起的伏倫斯基相遇。
伏倫斯基跟著列車員登上車廂,在入口處站住了,給一位下車的太太讓路。憑他豐富的社交經驗,一眼就從這位太太的外表上看出,她是上流社會的婦女。他道歉了一聲,正要走進車廂,忽然覺得必須再看她一眼。那倒不是因為她長得美,也不是因為她整個姿態所顯示的風韻和嫵媚,而是因為經過她身邊時,她那可愛的臉上現出一種異常親切溫柔的神態。他轉過身去看她,她也向他回過頭來。她那雙深藏在濃密睫毛下閃閃發亮的灰色眼睛,友好而關注地盯著他的臉。仿佛在辨認他似的,接著又立刻轉向走近來的人群,仿佛在找尋什么人。在這短促的一瞥中,伏倫斯基發現她臉上有一股被壓抑著的生氣,從她那雙亮晶晶的眼睛和笑盈盈的櫻唇中掠過,仿佛她身上洋溢著過剩的青春,不由自主地忽而從眼睛的閃光里,忽而從微笑中透露出來。
而在他們下車后卻發生了一見件令他們驚心動魄的不吉利事:一個看道工,軋死在車輪下。也為安娜最終臥軌自殺,慘死在火車輪之下埋下了伏筆。
2
伏倫斯基和安娜在火車站的相遇,他便徹底淪陷在安娜別樣的美中。由之前他對安娜哥哥的姨妹(吉娣)的曖昧轉為對安娜的瘋狂迷戀和追求。甚至主動在晚上九點半,來到了奧勃朗斯基家里,打聽一次預定宴會的細節,只為了見她一面。
再到舞會上,安娜因伏倫斯基對她的傾倒而陶醉,他們幸??鞓返奶斪婵ㄎ?。一旁吉娣發現了伏倫斯基對安娜的情愫---
仿佛要在她面前跪下來,在他的眼神里卻只有順從和惶恐
安娜迷倒伏倫斯基的成功即是吉娣的失敗。
安娜成功說和哥哥嫂嫂重歸于好,坐火車重回彼得堡,火車快到達目的地的前夜,伏倫斯基再次和安娜在站臺邂逅,盯住他的眼睛向安娜解釋,他來到這里,是因為她在這里。向她表明自己的情意。
直到抵達彼得堡下車,看到了安娜和他的丈夫,以及對他丈夫的輕視。這一切都不能阻礙伏倫斯基對安娜明目張膽的追求。重回彼得堡的安娜,她的心態已然發生了變化,她厭惡過去的人和圈子,開始愛上了社交界的圈子———那里充滿舞會,宴會和華麗的服裝。
她和伏倫斯基心照不宣的公然出現在對方經常出入的社交圈,開始了密切頻繁的接觸。
想要得到安娜的欲望差不多整整一年成為了伏倫斯基生活中唯一的心愿,情欲之火以勢不可擋的迅猛之勢將他們吞噬,他們愛的瘋狂,濃烈,炙熱。
和情夫肉體關系的初次發生,已在安娜的內心造成糾結矛盾痛苦,她覺得自己罪孽深重,可她依然甘愿深陷其中,她的情感戰勝了理智。
不久安娜由婚外情導致懷孕,在丈夫面前因伏倫斯基的落馬慘叫,自己的感情暴露,她忍受不了虛偽欺騙,向丈夫坦白她同伏倫斯基的關系。再到后來產后病危,由哥哥來做中間人,勸說卡列寧同意同安娜離婚。
伏倫斯基因安娜這場神魂顛倒的產褥病所產生的痛苦心情,自殺未遂后恢復健康,準備去塔什干任職。同安娜見面后,辭去塔什干的任命,和安娜一起出國。
國外他們依然過著最幸福的日子。從國外回來后。他和安娜在社交界的地位變低,安娜遭受社交界的唾棄與侮辱。他們到鄉下生活。
漸漸地,他們的感情發生了變化,變得日益冷淡,互生怨懟,當初的愛只剩下了相互間痛苦惱人的折磨。
伏倫斯基對她的冷淡態度,冷酷無情,他重新忙著社交和事業,帶給安娜無盡的孤獨感。安娜對伏倫斯基的猜忌,爭吵,折磨,怨恨。此時的愛情已像安娜手中想要抓緊的風箏線,而風箏卻想要拼命的掙脫。
安娜的心已被痛苦不幸委屈落寞,敏感多疑,憂郁脆弱所占據,再加上被整個社交界的不認可,侮辱和唾棄,她變得精神恍惚,喜怒無常,惶惶不可終日,卻得不到伏倫斯基絲毫的關懷和陪伴。
她在他們吵嘴時,說了一句可怕的話:“你會后悔的!”最終她選擇臥軌自殺,慘死于火車輪之下,含恨身亡,為的也只是報復和懲罰他對她愛情的冷淡以及疏遠。
3
安娜在死之前的馬車上第一次明白她同他的關系,他在她的身上追求的是什么呀?與其說是愛情,不如說是滿足他的虛榮心。她回想起他們結合初期他說過的話和他那幅很像馴順的獵狗似的神態。現在一切都證實了她的看法。是的,他流露出虛榮心得到滿足的自豪。當然也有愛情,但多半是取得勝利時的得意。他原以得到我為榮。如今都已過去了。沒有什么值得得意的了。沒有得意,只有羞恥……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自古以來都是女子長情,而男子多情。
美好的事物總是絢爛易逝,愛情的火焰終會燃燒殆盡直至熄滅。激情退卻,兩個人的家庭,地位,財富,性格,三觀全都浮出水面。
安娜想要伏倫斯基一直像剛追求她時那樣感情熱烈真摯,那只是一種貪心和奢望。愛的再濃烈的戀人在朝夕相處中也會走向平淡,更需要兩人之間的相互磨合,理解包容。
而安娜沉迷在這種小我的情愛中無法自拔,這是一種自私的愛,她希望能用她的美貌讓伏倫斯基對她永遠熱情不減,她把愛情看作了是活著的全部意義,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寄身于虛無縹緲的愛情和伏倫斯基身上,最終換來的也只是痛心,折磨和絕望。她由愛走向了恨,走向了死亡。
特殊的婚外情并不牢靠,現實里要付出的代價更是巨大。
《三十而已》里顧佳在機場送別小三林有有時,林有有還心有不甘,自認為她和顧佳老公許幻山之間是愛情,當時顧佳給她說了一段意義深刻的話:
愛情從來都不是生活的全部,你所看重的愛情,猶如曇花一現,在瑣碎漫長的平淡生活里無足輕重。不夠理性的愛情更像是一劑毒藥,迷失人的心智,最終以悲劇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