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的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每個女人在生完孩子以后都容易得一種病,叫“一孕傻三年”。而我生了兩個,整整“傻”了6年。每天被雜七雜八的瑣事纏身,生活一地雞毛。
幸運的是,從某一天開始,我讀書了。
書籍就像治愈我的一劑良藥,把我從抑郁的邊緣拉回來,并重新獲得生活的能量。
從一年讀不完一本書,到一個月閱讀紙質書五六本,閱讀已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
今天我想談談我的經驗,希望每一個媽媽,在雞飛狗跳的日子里,也能偶爾躲進書的世界,尋得一刻安寧。從中汲取養分,然后再爬起來,做更好的自己,做更好的媽媽。
—01— 這么忙,這么累,為什么要讀書?
蘇岑說過:“女人就得多見世面。旅行、讀書,但凡能讓內心更豐富的事情,即便強迫自己也要多去嘗試。人的狹隘、糾結、怯弱,全都是因為世面見得太少。歲月會把你變成婦女,經歷卻讓你成為富女。我們必須很努力,才會成為自己喜歡的人?!?/b>
很多媽媽,左右工作、右手帶娃,經常出去旅行可能不太現實,所以讀書就成了最經濟有效的途徑了。
通過閱讀我們可以經歷各種各樣的人生,把他人的經驗變成自己的經驗,把他人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即使讀書不能使我們暴富,亦不會讓我們出名,但卻可以獲得內心的安寧與充實。
堅持閱讀,我發現自己的內心不再那么脆弱不堪,困擾我的問題難題,書中都早已有了細致的解答,所以心態好了,內心也越來越篤定和相信未來。
其實讀書,閱己,只為遇見更好的自己,就這么簡單美好。
—02— 通過讀書我收獲了什么?
開卷有益,只要讀書就有收獲。
不管是考慮問題的思維方式,還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者純粹是見識世面,都可以讓你的人生朝更好的方向發展。
雖然一本書的精華我們不能夠完全吸收,但哪怕只記住了其中一句話,并認真落實,長期積累下來,就是不小的收獲。比如:
看《會賺錢的媽媽》,讓我開始思考,如何通過興趣愛好賺錢,并嘗試職業轉型;
看《吉田醫生哈佛求學記》,讓我意識到,工作帶娃不能成為沒時間學習的借口,只要想做就會擁有時間;
看《人生效率手冊》,我開始規劃人生目標,做好時間管理,有意識的修煉硬本領;
看《不完美才美》,我學會調整情緒,接納自己和周圍人的不完美,以更柔和的心態面對生活…….
讀書越多,越覺得自己知識有限。想要獲得更多智慧,就更加喜歡閱讀。
—03—如何養成閱讀習慣?
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才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分享我的一些經驗:
從自己喜歡的書開始讀
如果你是新手,建議你一定不要去讀古典名著,并不是好書就適合所有人看。就像許久沒有經過鍛煉的人,剛開始練習肯定不會一下子跑上十幾二十公里一樣。凡事要講究循序漸進,先挑選一些通俗易懂,自己感興趣的書來讀,等到閱讀習慣培養起來,再慢慢的增加難度。
讀書體驗比讀書本身更加重要,就像白巖松在《白說》中寫的那樣,“真正的閱讀是一種深刻而愉悅的體驗”,假如沒有感受到這種愉悅,自然也就堅持不下去了。
2. 設定具體的時長/頁數目標
目標只有具體到可衡量才是有意義的。
假如你的目標是“我要好好學習,我要好好生活”,那多半最后你還是老樣子。說到讀書,計劃一定要詳細具體,比如一年打算讀50本書,那分散到每個月至少要讀4本,每周至少讀1本。一本書大概200多頁,也就是說,每天至少讀40頁。
有了這個明確的計劃,執行起來是不是更有信心了?剛開始讀的時候,自己記錄一下時間,估算完成一天的閱讀任務需要多久,有了對時間的清晰把握,就會提前預留時間,應對突發情況,也漸漸的培養起時間管理的意識。
3.寫一份購書清單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作者提到了“購書清單”的重要性,首先它可以培養我們帶著目的讀書的意識,其次能夠幫助我們找到想讀的書。
這種主觀收集到的書目才是我們最需要研究學習的內容。有了這份清單,購書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再也不會受到商家宣傳的影響而盲目選書了。
值得提醒大家的是,買書一次一定不要超過4本。我猜想很多人都會趕在當當、京東有活動的時候買一大堆書回來,最后哪本都想讀,無從下手,索性放在書架上落灰了。我本人就是這樣,家里兩個大書架都放滿了書,可你問我讀過幾本,寥寥可數。
所以現在我都是三四本的買,讀完再買新的。如果還有特別想讀的,就只能逼著自己趕趕進度,這反而成了激勵自己讀書的小技巧了。
4. 用打卡表格監督自己
自律的養成都是從打卡開始的。
今天每月我都會給自己制定一個打卡計劃,將要培養的習慣列在上面,在月末檢查一下自己的完成情況,看著上面被涂得滿滿的,內心就會很有成就感。
如果你的孩子也需要練字、練琴,不妨和他一起做個打卡表格,你們互相監督,一起成長,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5.給自己買個好的日程本(手賬本)
買一個貴一點的,平時不舍得買的本子,可以讓想做的事情更有儀式感。每日寫下To do list,然后一點點的在做完的事情上打勾,那也是極有成就感的。我正是通過這么一個手賬本,幫我養成了很多好習慣,如果感興趣可以去查看我的另一篇文章《 寫手賬100天,養成8個好習慣,我也可以自律有自由的活著了》。
瀟灑姐王瀟曾說過:“手帳代表你內心深處日復一日、矢志不渝的那個東西,它來告訴你每一天都是算數的, 再一本本幫你去鋪陳去往遠方的臺階。”我就是這樣,只有把事情寫下來,心里才覺得踏實。每年一本,回顧的時候可以讓自己的努力清晰可見,感嘆原來時光不曾辜負每一個用力奔跑的人。
6.多輸出多分享
大家也許會問,讀這么多書,光講究數量不講究質量嗎?
原來我也曾有這個疑問,甚至會覺得那些宣揚自己每年讀100本書的人是在作秀,可是親身經歷下來,就會發現質與量的完美結合是可以做到的。我以前之所以有這樣的誤解,是因為自己的思想受限,眼界太窄,用楊絳老先生的話說:“你迷茫的原因在于讀書太少而想的太多”(可見讀書多么重要)。
讀書最終目的是為了用,把書中學到的知識內化成自己的智慧。所以要多輸出多分享,讓學習形成一個“閉環”。
輸出的途徑可以是和朋友討論,發微頭條(朋友圈),寫書評觀點文,寫讀書筆記,制作課程等等,將自己的思考寫下來,就會加深知識的理解。我在閱讀的過程中,就一直堅持寫讀書筆記,時間充裕就整理成文章,有時我也會寫讀書手賬,記錄一些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點,金句,概念。總之,光看不輸出,那么你讀書的質量就一定大打折扣。
7.浸泡優秀社群
法國哲學家愛爾維修有句名言:“人是環境的產物”。任何成長,都離不開適宜的環境。你選擇什么樣的環境,就將成為什么樣的人。與其有時間在團購群里閑聊,不如加入一個好的社群,和一群優秀的人一起成長。用老師的一句話來說,“優秀的人起飛前的風都會帶著你一起跑”。
現在我已經斷絕了無效社交,遠離了朋友圈里的微商、團購,把時間用到了想做的事情上。
8.巧用“作弊”
生活過日子,總有自己或孩子病了、工作或家里忙瘋了、實在來不及的時候,這個時候,一定不要中斷讀書的習慣?。ㄖ袛嗔司蜁乒拮悠扑ぃ瑩觳黄饋砹耍?/p>
這時候選擇一本簡單易讀的書趕趕進度,閱讀的習慣就容易養成了。上個月由于自己胃不舒服,需要調養,我就選了兩本關于穿衣打扮的書籍來讀,輕松完成任務。
9.零碎時間用聽書軟件聽書
我之所以能做到一年讀100本書,除了實打實的看紙質書,聽書也是我的小竅門。生活中的零碎時間,比如上班等公交、出差坐車、送孩子上興趣班在外等候的時間,都可以得到有效利用。這樣的零碎時間加起來,有時候能多達兩三個小時,你平時都是怎么利用的呢?
推薦大家用喜馬拉雅APP聽有聲書,或者十點讀書APP,成人圖書館里聽拆書課程,都是不錯的選擇。
今天就先分享這么多吧,希望對想讀書又不得其法的你有幫助。
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人生之路才能走的更寬闊,更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