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本篇論述使用間諜偵察敵情在作戰中的重要意義,并論述間諜的種類和使用間諜的方法。
孫武十分重視間諜的作用,認為它是作戰取勝的一個關鍵,軍隊往往依靠間諜提供的情報采取行動。他認為那些重“爵祿百金”而不重使用間諜的人,是“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將也,非主之佐也,非勝之主也。”
怎樣才能“知彼”?如何做到“先知”?他提出“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驗于度,必取于人,知敵之情者也”。
孫武把間諜分為五種:鄉間、內間、反間、死間、生間。所謂鄉間,就是利用敵國鄉里的普通人為間諜。所謂內間,就是利用敵國的官吏為間諜。所謂反間,就是利用敵方的間諜來為我所用。所謂死間,就是散布假情報給敵方的我方間諜。所謂生間,就是派往敵方偵察敵情以后能生還回來報告的間諜。這五種間諜,前三種是利用敵方人員,后兩種是由我方派遣潛入敵人內部的。若同時使用這五種間諜,情報的來源就十分廣泛,打起仗來便能使敵人茫然不知所措,確實是神妙莫測。其中從反間得來的情報最重要,因此要特別重視反間,對待反間的待遇應該特別優厚。
【原文】
孫子曰: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相守數年,以爭一日之勝,而愛爵祿百金,不知敵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將也,非主之佐也,非勝之主也。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于眾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驗于度,必取于人,知敵之情者也。
故用間有五:有因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五間俱起,莫知其道,是謂神紀,人君之寶也。因間者,因其鄉人而用之。內間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間者,因其敵間而用之。死間者,為誑事于外,令吾間知之,而傳于敵間也。生間者,反報也。
故三軍之事,莫親于間,賞莫厚于間,事莫密于間。非圣智不能用間,非仁義不能使間,非微妙不能得間之實。微哉!微哉!無所不用間也。間事未發,而先聞者,間與所告者皆死。(莫親于間:指沒有比間諜更應成為親信了。賞莫厚于間:指沒有比間諜更應該得到豐富的獎賞了。事莫密于間:沒有經間諜的事更應該保守機密了。間事未發:用間之事還沒有開始進行。間與所告者皆死:間諜和告知用間之事的人都要處死。)
凡軍之所欲擊,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殺,必先知其守將,左右,謁者,門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間必索知之。
必索敵人之間來間我者,因而利之,導而舍之,故反間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鄉間、內間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間為誑事,可使告敵。因是而知之,故生間可使如期。五間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間,故反間不可不厚也。
昔殷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故惟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軍之所恃而動也。
注釋
百姓之費:民眾百姓的消耗。公家之奉:國家開支的費用。
內外騷動:全國上上下下,每家每戶里里外外騷動不安。
怠于道路:老百姓因長途輾轉運用軍費物資疲勞不堪。
操事:操,這里指操持農事。
七十萬家:按曹操、李筌注,古代制度是一家從軍,需要七家負擔運輸國糧等各種勞役。
相守數年:指與敵軍對峙數年。
愛爵祿百金:吝惜賞給人們以官位、俸祿和錢財。
非人之將也:人,這里指用人。非人之將,指不懂用人的將領。
非勝之主:不是能主宰打勝戰的人。
不可取于鬼神:不能從相信鬼神的迷信活動中了解到敵情。
不可象于事:象,比推、類比。不可象于事,不可能用對等相似事物的類比中去推想出敵情。
不可驗于度:不可以用于主觀機械的計度去體驗所獲得的敵情是否準確。
莫知其道:不知道究竟是怎樣泄露了軍事機密。
人君之寶:君主在戰爭中,用以克敵制勝的法寶。
因其鄉人而用之:利用故鄉的人做我的間諜。
因其官人而用之:利用敵方為官者或他們的子孫做我方的間諜。
因其敵間而用之:收買利用敵方的間諜做我方的間諜。
為誑事于外:在外面散布謠言或虛假情報。反報;回來報告敵情。
必先知其守將、左右、謁者、門者、舍人之姓名:必須先探知敵方主將以及他的幕僚親信、負責通報和傳令的官吏、衛士以及勤務人員的姓名。
必索敵人之間來見我者:一定要搜索到敵方派到我方從事間諜活動的人。
因而利之:按杜佑注,此指給以重金收買。
導而舍之:對被我方搜索到的敵方間諜經過開導后,給予任務,將其放走。
因是而知之:是,指反間提供的情報。因是而知之,從反間提供的情報而知道軍事機密。
生間可使如期:生間,能活著回來報告敵情的間諜。如期,按期。生間可使如期,生間可以使他們按期回來報告敵情。
知之必在于反間:要掌握五種間諜活動的情況,都可以依靠反間的作用。
殷之興也:殷商的興起。
伊摯在夏:伊摯,指伊尹,原為夏桀的大臣以后歸附商湯為相,在滅夏的過程中,伊尹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呂牙在殷:呂牙,指姜尚,又名姜子牙,原是商紂時期的隱士,后歸附于周武王。
以上智為間者:用智慧高超的人做間諜。
【譯文】
孫子說:大凡興兵十萬,征戰千里,百姓的耗費,國家軍費的開支,每天都要花費千金之巨。全國上下內外都會動亂不安,民夫疲憊地在路上奔波,不能從事正常耕作生產的,達七十萬家之多。如此相持數年,就是為了爭取一朝得勝。如果吝惜爵祿和金錢,不肯重用間諜,以至于因為不能掌握敵情而導致失敗的人,那就不仁慈到極點了,這種人不配做軍隊的統帥,稱不上是國君的輔佐,也不是勝利的主宰。所以,英明的君主和賢良的將帥,他們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戰勝敵人,取得超越普通人的功績,就在于能夠預先掌握敵情。要事先了解敵情,不可用求神問鬼的方式,不可拿相似的事情作類比推測得出,一定要取之于人,從那些熟悉敵情的人口中獲取。
所以,使用間諜的方式有五種:即鄉間、內間、反間、死間、生間。五種間諜活動同時使用起來,敵人就無從捉摸我軍用間的規律,這就是所說的使用間諜的神秘莫測的方法,這也正是國君克敵制勝的法寶。所謂鄉間,是指利用敵人的同鄉做間諜。所謂內間,就是利用敵方的官吏做我方的間諜。所謂反間,就是利用敵方間諜為我所用。所謂死間,是指故意在外面制造、散布假情報,通過我方間諜將假情報傳給敵間,誘使敵人上當受騙,一旦真情敗露,我間諜則難免一死。所謂生間,就是偵察后能活著回來報告敵情的人。
所以,作為主將,在軍隊中,沒有比間諜更為親近的人,給予獎賞,也沒有比間諜更為優厚的,能夠交代最機密的事情也莫過于間諜。不是才智超群的人不能使用間諜,不是仁慈慷慨的人不能使用間諜,不是謀慮精細的人不能分辨間諜提供情報的真假。微妙啊,微妙,沒有什么時候不能使用間諜!間諜的工作還未開展,就有人來告知這件事,那么間諜和告密的人都要被處死。
凡是我軍要準備攻打的敵方軍隊,要準備攻占的敵方城池,要準備刺殺的敵方人員,都必須預先了解其主管將領、左右親信、負責傳達的官員、守門官吏和門客幕僚的姓名,指令我方間諜將這些情況一一偵察清楚。
一定要搜查出敵方派來偵察我方軍情的間諜,然后用重金收買、引誘、開導他,這樣反間計就可以使用了。根據反間提供的敵情,鄉間、內間也就可以利用起來了。通過反間了解了敵情,可以使死間傳播假情報給敵人。通過反間了解了敵情,能使生間按預定時間返回報告。五種間諜的使用,主將都必須了解掌握。了解情況的關鍵在于使用反間,所以對于反間不可不給予優厚的報酬。
從前,殷商的興起,在于重用了在夏朝為臣的伊尹;周朝的興起,是由于周武王重用了了解商朝情況的姜子牙。所以,明智的國君,賢能的將帥,能夠任用有很高智慧與才能的人充當間諜,就必定能建立大功。這是用兵中的關鍵,因為三軍都要依靠間諜提供的情報來決定軍事行動。
【個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