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這本書主要說的是一種─稀缺心態,這種心態會導致貧窮和忙碌,離富足僅隔了一個想法的轉變。聽完很受啟發,寫下來以加深理解。
為什么富人與窮人差距之大,就是這種心態在作祟。就像我們所知道的思維方式決定一切,正是這個道理,控制了思想就能控制自己的人生。
由稀缺心態導致的,不僅指缺錢財這類物質上的稀缺,還指認知,資源,技能。本書分析了導致稀缺的原因,危害,為避免出現稀缺心態給出了三個方法。
我們都知道了低水平勤奮,不管是笑來老師強調的最少必要知識,還是成甲老師提到的臨界知識和古典老師告訴我們的高手的暗箱。這一切讓我想到,一直以來我都以為自己是勤奮的,完全不知管窺效應就驗證在此。管窺效應是本書里強調的由于稀缺心態導致的。
首先是講稀缺的構成,為什么會導致這種心態。再表明稀缺帶給我們生活的危害。最后給出方法。
稀缺不是客觀上的物質稀缺,而指一種會讓人產生急迫感的稀缺心態。由稀缺心態導致四個防不慎防的危害。
1.稀缺會導致管窺效應
就像我們007每周的作業,常在最后關頭,用最短的時間趕出來,好處是,可以集中所有注意力完成任務。可忽略比這更重要的事情,比如我和兒子每天在一起學習的時間。短期看來覺得作業是重要的,但長期看來和兒子一起保持習慣才是最重要的。
什么東西是白色的?除了牛奶什么是白色的?兩個問題當中,牛奶會抑制我們的想法,讓我們無法跳出這個牛奶的抑制思考其他白色的東西。
稀缺會導致管窺的效應,讓我們只關注眼前狹窄范圍內緊急事物,管子之外再重要也不會去關注,從而一直陷入緊急的狀態。
2.稀缺導致借用
透支未來的時間和錢,信用卡就是很好的例子,透支一次就形成習慣,提前消費的習慣。
工作沒完成推到下周,長期下去就讓時間處于稀缺狀態。只做緊急的事,重要的被忽視。
3.沒有余閑
沒有多余的時間和空間。像以前的磁帶有一截是空白的,洗衣機不能裝的太滿,不然無法正常運轉。這些不是對資源的浪費,而是讓系統更加高效的保證。
我們該留給自己更多思考的時間,想清楚什么更重要,有時間放松自己,以便更好的做好該做好的事情。
梭羅說,一個人的富有程度跟他能舍棄的事物是成正比的。
4.稀缺會引發帶寬不足
帶寬是我們的計算能力、關注能力、決策能力、執行能力和抵制誘惑能力的總稱。我們平時最多只能關注七件事,多了會導致精力不夠用,忽視了最重要的事。
我們常因為工作賺錢,而忽視健康和孩子的教育,我們不知道這些事重要嗎?當然知道,但并不緊急啊,總是被眼前緊急的事給占用了時間,就是因為帶寬不足。
防止稀缺的有效三法
這種稀缺心態帶來的危害想象之大,造就了結果差距更大。防止稀缺心態,我們用三個方法來規避。
1.節省精力,減少需要做決定的瑣事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就不要為了省錢去各種權衡來浪費時間和精力,就像笑來老師說的花五塊錢讓送咖啡。
扎克伯格為了節省時間,每天都穿一樣的衣服。
2. 留有時間和金錢來思考、做更重要的事,讓效率更高。
支付自己,我們常支付他人卻忘記支付自己。留一小部分出來投資,投資自己,提升技能和認知水平,不透支、不借貸。今日事今日畢。
不排太滿的工作,按時休息保持精力充沛,做最重要的事,常放松自己,犧牲休息時間代價是巨大的。
3. 設置提醒
我們常忽視重要但不緊急的事,就需要我們做好提醒。通過設置提醒把自己拉回到視野當中。
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是思維的不同,稀缺心態是匱乏的,不可能會走向富足。改變心態,調整做事的方式,才有可能豐盈和富足,形成良性循環,收獲更理想的人生,更滿意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