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要評的電影是叫板2016年《瘋狂動物城》《你的名字》,比肩豆瓣9.3評分的《機器人瓦力》的年度催淚動畫《尋夢環游記》。
這次是【六句影評】<含劇透>。
1、宅男感減少,這一刻我們都露出了姨母般的圍笑
沒有時空穿越、沒有平行空間、沒有時光機,墨西哥人說要有橋,于是就有了花瓣橋,于是就可以和死去的親友見面,一起開轟趴一起嗨了。
之前打破生死界限、活人可以見到死去的人的場景往往出現在充滿科技感(宅男感)的時空穿越電影中:找到黑洞蟲洞、坐上時光穿梭機、穿梭于多維空間中,而這次則以墨西哥的亡靈節為背景,科技感(宅男感)更少、人文感更多,使得整部劇變得更加柔軟,為捕獲一票迷妹和阿姨粉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反正是在熒幕前露出了姨母般的圍笑。
2、令人頭大的片名,還不如叫《猜猜我姥爺是誰》
片名《尋夢環游記》——講真,這繞口又過目就忘的名字簡直是票房的一大毒藥。我搜了下發現這部劇原名叫《coco》,本身英文名就充滿歧義,乍一看我還以為是香奈兒小姐給coco系列拍的宣傳片,那給他找個正兒八經、喜聞樂見的中文名還真是有點難度,像其他名字如:可可夜總會(臺)/玩轉極樂園(港)/墨西哥亡靈節/亡靈節總動員、都不盡如人意,夜總會、亡靈節這樣的名字應該在大陸無法過審、直接起名墨西哥亡靈節還以為是紀錄片,XX總動員又落入Pixar的總動員系列中,Disney肯定不敢干,綜上所述,還不如叫《猜猜我姥爺是誰》。
3、回答終極問題:死了之后意識還在不在
評價藝術作品時,有些人會用到”深刻“這樣的字眼,深刻的一個表現就是對一些終極的、無解的、哲學的問題進行解答,比如這個故事造出一個亡靈世界,并配以相應的亡靈世界邏輯:在亡靈世界里,生存依賴于現實世界中有人供奉你的照片,有人記得你。然后你在亡靈世界可以讀取你的意識備份繼續生活,直到現實世界中所有人都把你忘記。
造出一個亡靈世界,在這里,你可以擁有一個骨架承接你的備份版的意識。這個想象回答了"死了之后意識還在不在“的問題,并給出了解決方案。
同類的作品還有英劇《黑鏡》第三季- 第六集-圣朱尼佩羅,這集也是被稱為致郁系迷你劇黑鏡中較為陽光的一集,這集講了人類建造了一個虛擬社區-圣朱尼佩羅,人死后可以選擇帶著自己的意識和最佳好的身體狀態去虛擬社區里生活,影片中兩位年邁的老婦人選擇死后去虛擬社區,然后在社區里發現相互愛著彼此,在虛擬社區里成為一對同性的戀人,永遠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這部尋夢環游記的淚點集中在主題曲《請記住我》響起,如何是真正的記住,如何才能永不忘記——這不得不提起一部關于銘記與懷念的國產口碑劇《七月與安生》:周冬雨飾演的安生因為閨蜜七月的離世而選擇寫了一部小說來紀念她,且筆名用的是七月,生性愛自由的安生也過上了七月生前安穩的生活,從名字到性格,完全變成了七月。你死后——我來替你繼續活,真正的記住莫過于此。
4、無解的矛盾:Dream or Home
男主角米格因為家里人不支持自己的音樂夢想,便要離家出走自己追夢。這時候就出現了無解的矛盾:是實現夢想還是成就家庭。故事前半段完全在講家人阻攔年輕人夢想多惡毒、年輕人自己去追夢的決心多大云云,這時候我突然有些幸災樂禍,想知道接下來怎么演,因為如果小男孩追夢成功則會令家人寒心,如果小男孩追夢失敗則對于追夢者是一種褻瀆。
從年輕人角度看:反觀各種作品,提到實現夢想,一定要背井離鄉,走遍天涯海角才能實現,說到底不是因為家鄉太小,而是因為家鄉太熟悉,從青春期到成年期,一個重大的轉變就是開始懷疑,開始懷疑我們身邊習以為常的、非常熟悉的事情,懷疑他們的真假對錯。身邊的人總是在重復著他們的答案,所以我們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聽外面的人講出不同的答案,然后在做定奪。就像解方程,已知條件不足無法求解,那怎么辦,再將一些未知變成已知唄。
從父母角度看:一方面對子女有基礎陪伴需求,我養你跟你有感情,想讓你在留在我身邊。這就好比養個寵物,你怎么不放它出去浪跡天涯,去成就自己的狗生貓生呢?另一方面是父母對于子女的管理趨于低風險低收益,寧愿忍受低收益也無法承擔高風險;拿理財來說,僅有一小部分人去追求高風險高收益的股票基金等,大部分人選擇穩健保值的債券和定期,所以大部分的父母趨于穩健的子女管理。
5、快速懲惡揚善:快速懲惡與快速揚善
動畫之所以看起來輕松自在,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可以快速懲惡揚善,像“快速記仇”表情包一樣,在輕描淡寫之間,將一些現實中無法懲治的惡和無法承受的恨在鏡頭切換之間消解于無形,聲名顯赫的音樂家因為人品問題一夜倒臺,人們朝他扔鞋、砸壞他的塑像了事;丈夫為了事業離家出走客死他鄉,老婆帶著怨恨艱難的養家帶女兒,見面一起唱了首歌就瞬間釋然了,要知道現在男女朋友吵架都要冷戰一周,何況是離別幾十年。
幼兒園虐童事件真假難辨,不管是虐童還是其他傷害到無辜的人的事件,我們無法知道那些無法被道德和法律約束的生理欲望和權錢欲望究竟可以過分到什么程度,幕后黑手是誰,幕后黑手是不是還有黑手,天網恢恢不知道究竟能否真的疏而不漏,能做的只有口誅筆伐和漫長的等待。最焦心的莫過于受害兒童的父母,告訴孩子真相怕傷害他們,不告訴又怕他們遭受更大的傷害,遭受傷害的兒童整夜無法安然入眠,晚上被噩夢嚇哭又該如何去安撫。現實有太多無法承受之重,只能借著動畫將其“舉重若輕”麻痹自我,求得2小時的安慰。
6、看催淚的電影該吃點什么
Last but not the least,去了HK和日本之后,我突然意識到在公眾場合可能不應該吃吃喝喝,因為在那里會被罰款,但是我們不怎么管,除了在音樂會、話劇場這種會影響演員現場狀態的場子不能隨便吃喝,電影院確實是一個適合吃吃喝喝放松身心的好地方。
除了標配的爆米花可樂,還可以吃周黑鴨、香辣烤翅、甘梅地瓜條、鹽酥雞、喝波霸奶茶、檸檬養樂多……比如一次我們買了周黑鴨去看《我的少女時代》,中間有笑點有淚點,我們全程被辣到不斷發出嘶嘶的聲音,甚至淚流滿面,直到把旁邊的小哥看到懷疑人生,不住問旁邊的朋友是不是自己錯過了什么劇情……再比如一次看《記憶大師》全程壓抑致郁系,恐怖、饑餓籠罩著我,直至逃出影院,但逃出去之后拐角買了burger king,座位滿了沒地去,我們又返回影院坐著,吃著烤翅,電影瞬間變得生動可愛,連黃渤的褶子都不知不覺令人著迷了……
不管是一個狗看、兩個人看、還是一家人看,帶點吃的吧,這樣你將會收獲一個香辣味/奶茶味/雞翅味……收獲一個有味道的電影。
昂,我的《尋夢環游記》是花生醬面包味的,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