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大學狗一個,照理說不應該這么早開工搬磚。但是看到身邊回來過年的親戚朋友們一個個又踏上了歸途,心里確實像長草一樣不是滋味。
這兩天在火車站送別了四五個親友。不是因為我閑的沒事干,而是覺得再不和他們多聊聊交流感情以后就很難見到了。“忙”這個字已經占據了他們生活的世界。
這又讓我回憶起小時候。從小學開始,每年過年,家里都有個大party。我們這一輩的基本都還在上學,所以過年聚在一起是毫無壓力。那時候住的還是平房,手機還是諾基亞。年前幾天,躁動的心就開始活躍,于是就在家看著爺爺寫對聯,我負責剪窗花。把該準備的菜都備齊了,年三十就到了。
一大早就去爺爺家,貼對聯,放鞭炮。然后一家人一起炸丸子,包餃子。不知不覺到了中午,先湊合著吃一頓,就開始準備年夜飯。這個配合叫一個默契啊,每個人分工明確。切菜,燒火,掂勺,配料……都是有條不紊。十幾樣菜看的也是直流口水。不看了,出去玩!一群小P孩兒恨不得把自己的“裝備”(各種炮)都掏出來,一個“魚雷”把耳朵都震的疼;一件“萬花筒”能玩出各種花樣;一枚煙霧彈能把人嗆半天。。。那時候炮仗都是真材實料,放一個嗨半天。到了吃飯的時候就暫時休戰。一個個流著哈喇子回到家,一身灰免不了要挨批評,不過大過年的就當看不見了。
開飯咯!其實吃飯之前也能猜到桌上有什么,不過為了配合氣氛,上桌的時候難免要“哇哦(-)?”一聲表示對大人工作的肯定。在做好必要的禮節以后。開動筷子就像是開動馬達,吃啊吃啊我的驕傲放縱。滿盤子的菜瞬間被一掃而光。這個時候能吃的占盡便宜啊。但是正當我們為吃飽飯沾沾自喜時,又一輪的菜上來了,我去,有我最愛的清蒸豬蹄。可是我的肚子已經向我發出“shutdown”命令了!沒辦法,看菜也是一種享受吧!
飯后,嘴上的油一抹,便投入新一輪“戰斗”中——搶紅包!沒錯,通過答題的方式搶紅包。爺爺奶奶七大姑八大姨把紅包準備好,放在院子里。我們小孩兒按年齡分兩組,從起點開始,搶答對一題給一個紅包。答錯也沒有關系,可以接著搶。我小時候可是我們那一片的“學霸”(咳咳,雖然現在淪落了~)每年都有千元入賬。其實每人都拿的差不多,主要是搞氣氛。幾輪激戰后,一家人又笑呵呵的一起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那時候的春晚,說實在的。是我最羨慕的晚會,沒有之一。就想著長大后我也能上春晚。大幕拉開,主持一開口,全家都樂了。然后就守著把晚會看完。凌晨一點才困的不行睡覺了
大年初一扭一扭。又是一大早起床,去附近的年貨街耍一耍。一聲鞭炮響,舞獅齊登場。人們都穿著新衣服在街上互相問好。天氣寒冷,但是人心火熱。我們就在舞臺那邊和身穿表演服裝的各演員親密接觸,甚至有股喧賓奪主的意思。如果趕上下大雪,就在室外弄好一個個雪球,等到演員們表演結束,就去“砸場子”。當然只是和他們玩玩,熱熱鬧鬧一上午就過去了。
下午的話就去趕到我們縣工會參加有獎競賽,項目有定點投籃,有算數比賽,也有射擊比賽。贏了的最高有1000的獎勵。體育不是我的擅長,可是算數我應該是拿的出手的,基本都是一二等獎。
年味會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左右,在這期間就是各種走親戚,家里的親戚們你來我往,互相送禮,免不了一番嚷嚷,但是到最后還是近乎平等的。那時候KTV不太發達,就在家里舉行迷你的演唱會,扯開嗓子吼,嗨翻天!
時過境遷,當時和我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們,都上了大學,四面八方,都是認識的;哥哥姐姐們,都有了自己的事業和家庭,向著新的目標邁進。平房也拆遷成了中高層,住在里面像是被困在一方牢籠里,內心不免失落。大街小巷,也不見了熊孩子們到處奔跑的身影,搶紅包的方式也變成了在線支付,沒有了小時候的稀奇勁兒。工會也沒有節目和有獎比賽了,變成了直接發福利;那條食品街,經過歲月的洗禮,依然存在,可見那斑駁的痕跡,這是刻在我童年腦海里唯一存在的東西。雖然用著蘋果機,但是有事沒事還想碰碰我的諾基亞。
現在對過年也沒有太多的興奮了,雖然還在拿著壓歲錢,雖然還是有年夜飯。不過總是感覺那種濃濃的年味正在消散。都說人一忙起來時間就快了,可是小時候的一家人,現在也過年也不一定能聚在一起,只能吃一頓飯,然后各奔東西。這幾年陪他們的時間越來越少。再過兩年,我也面臨畢業,不知多久才能回一次家。
離別總是主旋律,真想趁著這兩年好好干自己想干的事,因為一工作,真的是沒什么時間,或者有時間也想放松一下,誰還去想到自己曾經的夢想呢。有時候在夢里我就會看到自己小時候的玩伴,正在向自己奔跑過來,于是身上又弄了一身土,又把鄰居家的玻璃弄碎,又在年貨街和舞獅的一起搖擺,又在月明星稀的夜晚遙望縣政府放的煙花。而這一切,當我醒來時,又像煙花一樣消散,只留下淡淡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