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我沉默了不少,并不是我沒話要說,在心里我就是個話嘮,但我現在更想閉上嘴仔細地聽聽別人的故事。
傍晚時候來到大哥家中,剛好遇上大嫂在切她精心炮制的千層糕。大嫂除去同事訂下的量,還給我留了兩盒,剩下的一些叫我嘗嘗。我好奇問起大嫂突然想要做甜點小食訂單的緣由,她一邊繼續手上的功夫,一邊向我講述關于她的副業大計。
大嫂不亦樂乎地聊起選料、制作、買包裝,送貨的事宜,我在旁邊吃著甜甜的椰汁千層糕,聽得也是有滋有味。對于其副業的繼續發展,我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拙見并不能起到任何作用,還不如乖乖地當一名忠實的聽眾,認真聽著她和她的糕點之間的故事。例如有的同事相隔一鎮之遙,卻發短信問送不送貨;有的同事則成為了老顧客,并幫忙在親朋好友之間宣傳。
聽起來和其他人的創業之路或者小本經營沒有多大的差別,但不同的是,這件事就發生在我身邊,更加具有真實性,所以聽得我很是入迷,而且大嫂也很是享受可以把自己的故事分享出去。
許多教人為人處世的書中都會提到一個道理:當一個認真的聆聽者,會比一個喋喋不休的人更受歡迎。而我在之前與人相處,交往的過程中則存在著嚴重的不足。特別在面對同齡人或者和自認為知識層面差不多的人對話時,容易缺少最基本的尊重,不屑別人所表達的言論和觀點,認為大家的想法相差甚遠。
我們很多時候對待事情都持有獨特的想法,當他人提出了不同意見時會急著把自己的個人體會也表達出來。主觀地去判斷別人思想的對錯,并妄想加以改正是不可取的,這樣做不會贏得對方的稱贊和信任,只會讓自己變得更加討厭。
其實在雙方談話的時候,最合適的舉動,也是最簡單的,就是安靜地聆聽對方說話,并給予一定的反應讓他知道你在認真聽;然后在某些觀點上表示認可和贊同,即使遇到你所不認同的地方,也不要當面指出或者換成自己認為正確的想法,而是在心里默默想著他萌生這種想法的可能,考慮到他的性格,習性和背景,大概就能清楚他的觀點的立場和自己的差別,然后我們能做的,就是表示最根本的尊重。
要明白,當一個人向你敘述一件事的時候,他并不是在詢問你的意見,所以他根本不希望你突然地打斷,或者指責他說的不對。那么我們為什么不安安靜靜地聽別人想要述說的事呢?要知道,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活在自己的生活當中,別人的視角對我們來說,又將會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吃了好幾塊千層糕,胃口感覺得到了滿足,突然地收到來自旁邊看報的伯父的關心,問起我在工作上的情況。
我從事的工作在屬于比較特殊的行業當中,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很新奇的,難以接觸的。對于家人我也沒多避諱,就講了一些日常狀況。伯父聽得來勁,便回憶起當年相關的見聞,和當下的一些社會現象。由于我們兩伯侄不經常有機會交談,伯父就特別有精神,將往事重復一遍又一遍。
如果說有什么我一輩子都不會經歷的事,那就是二十多年前的,屬于上一輩人的過往。時代在飛速發展,十年前的今日和如今大相徑庭,更何況他們擁有著大半世紀的歲月沉淀。老一輩的智慧在我看來是無比珍貴的,我沒舍得插上一句話,并將大伯的故事整理收納到腦海當中。
以前我總會嬉笑父親的封閉守舊,在他還沒說完一句話的時候就打斷他,并表示不想繼續聽他說下去,我們想的東西不在同一條路上。其實這樣做我自己也處在一個封閉的狀態,不愿去接受那些已成過去的事實。我有幸生于一個教育開明的年代,卻回過頭來去嫌棄父親的落后封化,這是對他和他所處年代的不公。
所以我們看待事物都難免會陷入主觀片面,受困于時代性的局限,既然如此,就更應該相信凡事沒有絕對的對錯,我們的心應該更加的包容和選擇相信。只要你堅信這一點,接受每個人之間存在的差異,那么你就能夠更加耐心地去傾聽別人的話語,接受別人想要傳達的信息,而不會凡事都想著反駁。
晚飯過后,外面的氣溫遲遲沒有降下來,按照約定,我拿出兩盒冰過的椰汁千層糕去見從外地回來的好友。
停車在她家門前,只見她滿頭大汗地出門來,看樣子是剛下班不久。本想約她去散散步,但沒想到因為太久沒見,站在門口就迫不及待地開始聊了起來。
她談到前段時間去新疆自駕游的經歷,說到草原,天山天池,那拉提景區,賽里木湖,火焰山。他們一行人準備出席家人的婚禮,自駕經過新疆各個景區,一路上玩著過去,途中遇到許多非常的難忘的人和事。她給我看旅途中的照片,又是雪山,又是草原,在海拔很高的山上伸手就好像能摸到云朵,在景區里品嘗的都是牛羊,兩只羊羔被他們烤成肉串,經過葡萄架時頭上全是種滿葡萄。她忘我地回憶著,讓我也完全沉迷在她描繪的畫面中,就如身臨其境一樣。
我非常羨慕她能去往這么美妙的自然,讓靈魂去感受純凈的力量。她的分享彌補了我個人視角的狹窄,因為我很長一段時間都身處在一個相對狹小的區間里,工作休息,無休止地重復。她的思想和感受讓我頓感頭腦開闊,有機會的話,我定會暫時地拋開所有,開始一段義無反顧的旅程。
靜靜地聽完好友美好的旅途經歷,我仿佛得到了力量,打了針雞血一樣興奮,最近的陰霾一掃而空。從她的神情和眼神中,我再次相信眼前不止茍且,還有詩和遠方。
不得不說,聆聽有時候真是一個美妙的過程,只要你用心地體會,就能夠身同感受,如親身經歷過一般,這樣你就像是多了一段不平凡的經歷。而且在兩人談話當中,獲得愉悅的不單單是能夠暢所欲言的一位,也能夠是完全享受故事的那一位。如果大家都能在同一過程中體驗到快樂和尊重,何樂而不為?
古人云:沉默是金。到了現代,不聲不吭或許不是表現自我最恰當的方法,但我們可以理解為:安靜地傾聽他人的談話,保持自身頭腦清醒的思考。
客觀而言,我并不善言語,甚至在某些方面容易與他人發生爭執,但日后我會在心中謹記:沉默是金。
在他人發言時,讓嘴巴慢下來,先傾聽,接著思考,或許將要脫口而出的話其實并沒那么必要,還不如讓對方把話講完,以示尊重;就算他再喋喋不休,還是要耐心聽著,目光盡可能地表達友善,像是在說,我認真地在聽著。這樣對方就會打心底里感激你沒有插過一句的話,沒有表示不耐煩,這等于你給予了他一份最好的禮物——認真傾聽。因為之前可能沒有人可以如此慷慨地向他表示過關心,聽完他心底的每一句話。
說話是件簡單的事,但不一定每個人都能夠學會傾聽。謝謝您能耐心看到結尾,想必您也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傾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