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有次,我的朋友A跟我吐槽自己老公不體貼,婆婆比較懶,然后自己心情很不好,在家發火了。聽到她的傾訴以后,我很想讓她開心起來,希望能幫她解決問題。我會很急地跟她分析原因,安慰她,給她出主意。但是,她跟我說:“你說的這些,解決不了我的問題,情況比較復雜。” 然后我們的聊天就結束了。 類似的情況,我遇到過很多次。給了朋友建議和安慰,聊天卻不了了之。自己明明很想幫朋友,想通過聊天給她建議和安慰,讓她狀況發生改變,但結果卻沒有達到我想要的效果。遇到這種情況會難過,也會感覺有些東西或者感情被卡在哪里。我知道,好友跟我傾訴的時候,其實是有期待和需求的,如果我們不能體會到她的感受和需求,很難對癥下藥,不能滿足她的期待,溝通也進行不下去。
? ? ? ?那怎樣才能體會對方的感受需求呢?放空自己,放下自己的判斷和預設,只是傾聽。我的好朋友M就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每次我跟她傾訴吐槽的時候,都會感受特別好。比如有一次,我做了一個不開心的夢,告訴了她,她聽完以后,先回應聽到了,然后問我,做了這個噩夢以后,做了什么?然后我說,分享給夢里出現的那個人。她又問,那現實那個人的反應是什么呢?后來,又問我,覺得這個夢有代表什么?如果我夢里出現的那個人做了同樣的夢,他告訴我以后,我會怎么做?我覺得,跟我這個好朋友的溝通就特別舒服。第一,她在乎我的感受,通過提問,讓我自己發現問題;第二,她讓我自己發現我的需要和請求,反思我之前的想法對不對。我跟她的交流里,沒有聽到她的主觀評判,也沒有那些會阻礙溝通的安慰和比較。 她就是幫我發現我的感受和需求,讓我自己反思解決辦法。M的做法,讓我感覺到自己被理解,被尊重,這樣的傾聽建立了一種愛和鏈接。那時候雖然隔著電話線,我都想給她一個大大的擁抱。她的例子說明,傾聽可以幫助了他人體會感受需求,喚醒他們解決問題的力量。
? ? ? 傾聽是否意味著,只要傾聽對方就可以了呢?如果我們狀態不好,聽不進去怎么辦?比傾聽別人更重要的是,傾聽自己的感受需求。 如果自己狀態不好,就先中斷傾聽。當我的好朋友小M也狀態不太好的時候,如果我找她傾聽,她會直接跟我說:最近我的狀態也不太好,可能不能幫你 什么。能不能改天再聊這件事兒。”她的做法就是,能夠傾聽自己,聽到自己。
? ? ? ? ?傾聽自己,就是關注自己的感受需求,關愛自我,接受自我。因為我們所受到的教育,讓我們很容易先滿足別人,再滿足自己。很多時候,聽不到自己的聲音,忽視自己的感受。 等我們的需要一再被擱置、被壓抑的時候,我們內心會有很多的空洞。這些空洞,在我們難過的時候,會釋放出來,變成了無力感。 拿我自己舉例,比如我去年很想出去旅行一次,但是父母說, 你現在年紀也不小了應該先談個戀愛結婚,而且你賺的錢又不多,應該先賺錢。聽了他們的話,其實我有很多難過,有過退縮,但是后來我覺得出去旅行是我自己的事情,是我自己的需求,我需要聽到自己。 雖然父母反對,但是我還是一個人出發了。這次旅行回來以后,我收獲了很多勇氣。 比如要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跟父母的界限, 這件事以后我變得比之前堅定和勇敢,也更有力量。 這種傾聽自己,滿足自己,喚醒了我成長的生命力。
? ? ? ? 傾聽自己,也需要我們放棄對自己的評判比如自責、內疚,羞愧,接著尋找我們選擇做一件事情是為了滿足什么。比如,我經常晚睡,晚睡一次就會自責自己: 怎么又晚睡了,這不是浪費時間,消磨生命嘛! ?如果沉浸在自責里,我沒有力量改變現狀。 但是如果當我從”我選擇晚睡是為了滿足什么”這個角度來考慮問題的時候,我發現,晚睡的原因是白天內心積攢了很多負能量,排解不出去;有時候是晚上發生了什么事情太興奮了不想睡。晚睡是為了調解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心境平和再休息。當我傾聽了自己的感受,放下了自我批評,體會到晚睡的需求是:調節情緒回歸平和。 等想到這里的時候,注意力就不再是無力的指責,而是把注意力和行動開始轉向“如何調解情緒”,找到辦法,采取行動。這時候,目的和結果才是一致的。 傾聽自己,喚醒了改變自己的力量。
? ? ? ?如果你也想喚醒自己的生命力,就先從傾聽自己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