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在沒有能力生存的時候,不要勸我學會生活。
不知從何時開始,企業家已經從被人從神壇上拽下來。在北京街頭閉上眼撞一個都有可能是某某CEO,某某CTO。在以前,至少在中國,一個CEO的頭銜總會莫名的讓人高看一眼,哪怕是一個野雞公司,只有兩三個人的團隊。
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們塞滿了北上廣的大街小巷。無一例外的,工作就是他們的全部,沒有一個創業者是容易的。輕者心力憔悴一事無成,甚者妻離子散血本無歸。這是名副其實的勇敢者的游戲。
這時候,一個會生活的人就顯得格外有情趣。每天發幾張自拍,直播一頓法式西餐,然后配上暖萌的文字放進朋友圈,能收獲32個贊。這樣的小情調可真好,羨慕的要命。
可是,我不能每月從家里拿走凱恩斯系數小于30%的零花錢。更無法在沒能生存的時候,去追求生活。
2
▲
我知道修身養性的好,可是,能讓我當下變好嗎。
現在讀修身養性和情懷哲思的書已經很少了,大部分時間都在讀俗套的工具書和很急功近利的書。嗯,我現在已經變成了功利讀書法。
四書五經我也喜歡,修身養性我更追求,可我不想再當下去一味追求內在美,只想多找一些能短期變現的路子。畢竟前者是要一輩子來追求的事,又何必在意這幾年。
在這么快節奏的城市,和人談里仁為美有用嗎?為了生存可能不得不談模式,談運營。不論你喜不喜歡,你需要生存呢。
此外,要警惕天天和你談修養心性的人。他們要么是功成名就,要么是世俗意義上的失敗者,來另辟蹊徑刷存在感。
我需要當下越來越好,等不到未來德高望重。
3
▲
人的第一要義是生存
三體上講,文明的第一要義是生存。人是文明的載體,當然也一樣。當有一天發現支付寶上的余額總是莫名其妙少的可憐,微信連個紅包都發不起的時候,才會真實的考慮到,原來我還要生存。這個第一要義,大多數人在大學四年都沒有體驗過。但總有一天要經歷。
體制總教我們要規矩,要聽話,按著學校的教學計劃一步步地走,因為把人安全接來再安全趕走才是學校的第一要義。至于離開之后你過得是人是狗沒人關心。
指導論文的導師,咱們的教育把你們教的都失去了生存能力。一個個聽話溫和的家狗又如何競爭得過社會叢林的野狼。但尷尬的是,總要繼續活下去的吧,不論采取何種方式。
那些敢于在二流大學畢業就沖進北上廣深的人,都是敢于直面殘忍的猛士。而在這些地方的孤軍奮戰,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四顧回盼,除了自己竟然無依無靠,這是上天給的絕地反擊的機會吧,命運的手掌里總會有漏網之魚,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哎呀,你看我,這調調。這毛病得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