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非要用幾個詞來定義的話,你會給自己的人生量身定做什么詞呢?當(dāng)然,我不是你,也沒有辦法感受你的感受,便也不好妄加揣測。畢竟我也沒有整理出來屬于自己人生的詞……
電影中女主人公莉茲則打破所謂的社會規(guī)律,通過“美食、祈禱和戀愛”最終找到了自己的詞——我們過去吧。
如果可以,我愿所有的伙伴都可以放下手頭的事情,給自己兩個小時的時間好好看看這部富有哲理味道的電影,真的很值得玩味。
很多的時候,我們和自己的另一半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走著走著散了,愛著愛著淡了。然后痛苦,狂吃,自我否定,帶著這樣的無力感又投身到下一次的愛戀當(dāng)中,就像女主說的一樣:“其實我并沒有愛上這個小伙子。我只是跳出了自己的婚姻,投入了大衛(wèi)的懷抱, 就像卡通片里的馬戲團(tuán)演員從高高的跳臺跳下,落入一只小水杯里,消失得無影無蹤。”似乎這樣就可以不想了,這樣就算踏實了,可是這樣真實嗎?這樣生活平衡嗎?
是的,生活不平衡,彼此不協(xié)調(diào),即使曾經(jīng)再怎樣的轟轟烈烈,終究也還是支離破碎。電影女主人公莉茲有過一段讓人艷羨的婚姻,按照我們所謂的規(guī)律,結(jié)婚后應(yīng)該生子,然而她是一個對生活充滿希冀的女生,她要和丈夫環(huán)球旅行,有她,有他還有堅果。而丈夫則是追求他自己世界里的腳踏實地,他們都有自己的界限,全都那樣的鋒利,怎會平衡彼此的生活,分開,也是最好的選擇。走錯了,就停下來,然后往回走,生活,不應(yīng)該將就。
當(dāng)你折回來尋找平衡的時候,就意味著你得承認(rèn)人生本來就是困難重重的,你才會有足夠的勇氣擦拭自己的傷口,然后通過自己和同等正能量的朋友一同療愈,莉茲就是這樣,通過修道院里朋友的幫助和自己的堅持,原諒了自己,放下了執(zhí)念,不再是人生的逃荒者,即使還不能立馬擁有寵辱不驚的坦然,也不再是精神上饑不擇食的乞丐。成功,似乎不再是權(quán)利,欲望,金錢的組合,到有一股不是風(fēng)動,不是幡動,是心動的佛家味道。或許這才是人生的開始亦或是盡頭罷了……
平衡,是幸福的鑰匙,也是人生的智慧。拈花示眾,微微一笑,大概妙就妙在只可意會 ,不可言傳的頓悟吧。平衡,似乎并不是所謂的循規(guī)蹈矩。
在巴厘島莉茲遇見了跟她生命紋理相似的菲利普,他們深陷彼此之中,菲利普敞開自己,那種一覽無余的灑脫卻讓莉茲懷疑自己生活的再次失衡,她害怕再次被生活打回原形,害怕內(nèi)心的軟弱再次強(qiáng)大起來,害怕自己重建的平衡規(guī)律之墻轟然倒塌,她聲嘶力竭的拒絕了菲利普的盛情邀請,她以為這樣自己的平衡能力就會再次上升。
當(dāng)她的朋友告訴她:不平衡也是平衡的一部分時,她恍然大悟。
像所有的結(jié)局一樣:菲利普和莉茲,快樂的生活著,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找回了自己的平衡點(diǎn)。
她找到自己的專屬詞:我們過去吧。
而我想說:
生活困頓,平衡難覓,
莫停腳步,繼續(xù)前行,
隨心而為,滿載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