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都認為,爸媽催我結婚是因為我嫁不出去是他們完美人生的唯一污點。而在更長的時間里,我以為我在感情里偶爾的委曲求全是因為我缺愛。
原生家庭是一個老生長談的話題,在不知道多少年前還沒有這個詞的時候,幾乎沒有人把自己成長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歸咎于父母,而在有了這個詞以后,幾乎所有成長中遇到的問題,都是原生家庭的錯,它成了萬能答案。
剛剛結束近年來最長的一段感情,身邊的朋友習慣性地認為是我“浪女”本性難移,我無意為自己辯解,也懶得去糾結在一段感情里誰對誰錯,留下的是陪伴,離開的是成長,人活一世,哪有那么多感情里的對錯。
傍晚我娘給我打了個視頻,那會兒我剛讀了幾個小時的以色列建國史后沉沉睡去。
本來想只是語音說一下晚上我還有個飯局,剛睡著了沒聽見,無奈我母親大人時常因為我不接視頻而覺得她女兒不需要她然后陷入低落的情緒,最后還是決定邊擼妝邊給她回了個視頻電話。
我以為她一定是告訴我男人都一個樣我要懂得包容之類的話,結果老母親來了句,如果對方不值得你愛,就趁早離開。
我剛抹完的粉底液突然就花了妝,眼淚滴進了眼影盒。
原來,她比我想象中愛我。
我在心里一次次演繹小時候她和我父親對我的批評式教育,記憶里從沒有他們和我肢體接觸的場景,沒有夸獎過我,每當電視里看到女兒勾著爸爸的脖子撒嬌時,我都恨不得擺出魯豫的表情問:真的嗎?這是真的嗎?
然后把自己對愛的渴望對孤獨的恐懼一股腦兒扔到了他們身上。都是因為你們給我的愛和夸贊不夠,所以我才那么貪戀愛情。
而這些自以為是禍水東引的念頭,今天被朋友的一句話給澆醒:別以為你有多特別,全亞洲的父母都一樣。
原來如此。
然后就和我娘通了以上視頻電話,原來我娘比我想象中愛我,更重要的是,原來我也比我想象中愛她。
原來為了達成她想要的“我結婚”這個目標,我在感情里也會委曲求全。
我掛著一臉哭花的妝對我娘說,媽,你早幾年和我說這樣的話,我又何需受一分委屈。
自此一發不可收拾。我說媽媽,你這么辛苦把我養大,我這么艱難奮斗到今天,我努力看書,努力旅行看世界,努力化妝管理身材,努力工作,努力在北京買房買車,不是為了有朝一日因為婚姻的目標而在愛情里求全的。
我說媽媽,請你相信你的女兒是有能力規劃好自己的人生,有能力讓自己幸福的。無論最后有沒有婚姻。
原來直到今天,我才真正和我的媽媽和解。我曾一度認為我對我的父母是感激和責任,我總是在想“我應該對他們做什么”而不是“我想對他們做什么”,卻從未想過有一天媽媽對我說的那一句“你的幸福比婚姻更重要”可以讓我淚流滿面。
我終于集齊了人生的倒數第二片拼圖。最后一片,是永恒的愛,是持久的陪伴,是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