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講盤面,我給大家將身邊的三個故事。
1、坐在我身邊的神秘高手
早年間我在一家不算很大的證券公司總部實習,坐在我邊上的是一個投顧,他每天上班就盯著電腦,沒有任何一絲表情。當時,我很想跟他套個近乎,了解一下他到底是何方神圣。但是由于他一直盯著屏幕,我也不好意思去打擾,心里想著等他哪一天看上去心情好一點的時候再去搭訕,沒想到這一等就是2個月。
然后有一天,我照常去實習,發現邊上的位子空了。我就問另外一個老員工,他這是怎么了。結果他跟我說的事情讓我大為震驚,他說這哥們在股市里賺到了幾千萬,現在辭職回家了。
后來這個老員工陸續跟我講了他的事跡,他入市的時候老虧錢,越虧越多,把房子都賣了,老婆也跟他離婚了。然后他就變成了現在的樣子,天天盯著股市,不說一句話。據說,連續虧了好幾年,有一段時間他突然開竅了,只做超短,快進快出,一看形勢不對馬上就割。總之,他一個人沉浸在股市里,也很少跟同事交流,但是總結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的辦法。
2、把莊家都洗走的老奶奶
那一年我玩了一段時間的模擬炒股,興沖沖地跑去營業部開戶。沒想到營業廳人滿為患,我拿了號坐在那等,邊上有個老奶奶閉著眼在睡覺。“小伙子,你要炒股啊”,我被突如其來的聲音嚇了一跳,原來是邊上的老奶奶睜開眼睛在打量我。我說“是的,老奶奶您也炒股啊”,“十年了”。我忍不住問她:“為什么別人都在看行情,在下單,您為什么要著睡覺啊”。她笑了笑說:“我買一只股票,一放就是十年,看不看行情有什么關系嗎”,“那您為什么要來營業部啊”,“在家太冷清了,來這有人氣”,“那您買什么股票能放十年啊?”“貴州茅臺啊,每次它跌了我就買一點”“那您怎么敢持有這么長時間啊”“什么概念我也不懂,我只知道貴州茅臺酒廠不會倒閉,我就拿著好了”當時我心想,老太太果然不懂炒股,一直拿著怎么能叫炒股呢?后來我回去看了一下貴州茅臺的走勢,把我嚇了一大跳,十年間至少翻了十倍。
3、常年在放假的懶漢師兄
讀研究生期間我去了一家投資公司實習,在里面我碰到一個師兄,常年見不到他人。有一次終于碰到他回公司了,他就請我去學校里的一個小餐館吃飯,說里面的毛血旺很正宗。
我辣得直掉眼淚的時候終于忍不住問他,師兄別的人都在做調研寫報告,怎么你這么閑?師兄說:因為我懶。我心想師兄果然懶,連借口都懶得找。他又點了一個酸菜魚,然后問我:你相信努力就會成功嗎?我連忙點頭,結果他說:干我們這行的,努力并不會成功,有的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我當時驚得目瞪口呆,感覺自己的三觀都被顛覆了。他說,二級市場基本就是個賭場,多玩多虧,但是股市比賭場好的一點是,一年里總會有那么一兩次比較好的機會,你只要抓住這一兩次機會就可以了,其余時間放假就好了。
然后他又喝了一口小酒說:當然,主要還是因為我懶,因為我不愿意跟其它人一樣去復盤,去追熱點,所以我就找了這種最省事的模式。
以上幾個故事基本上就代表了三種最主流的賺錢模式,第一種是通過不斷的實戰找到一種短線技巧,然后不斷滾雪球。第二種是認定一只肯定不會退市的個股,堅定持有。第三種是抓大放小,只賺最確定的那一波。
這三種方式有高低之分嗎?沒有,他們幾個人都在股市里賺到了大錢。不過對于我來說,我更佩服第三種方式。這也是為什么最近會梳理主題框架的原因所在,我覺得要想讓自己再提高一些,就要轉變自己的思維模式,太沉迷于行情的起起落落,就會原地踏步。
股市里要賺錢,賺的是什么錢呢?本質上賺的是波動的錢,90%的個股怎么上去就會怎么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合適的時候介入在合適的時候出場。所以,一個投資者成熟的第一步就是學會空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