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始,照例是每天接送孩子的路上,有五花八門的興趣班招生傳單接的手軟。
孩子去年報了畫畫興趣班、泥塑班,他說他很愛好。實話,我和他爸都沒什么藝術細胞,但是拿手機拍風景那是一個癡迷。所以,當孩子說他想畫畫,我們當初很興奮很欣慰。
我想至少可以培養他的觀察力、審美、記憶力,至少可以讓他安靜的坐會。
可是孩子好像是畫了一年的玩具超市。每次讓他自由發揮畫一張畫,必定就是超市,要不就多了幾輛運商品的貨車。
今年問他是否繼續畫,他忽然說:沒意思了。
然后我試探:要不就不學什么特長了,把文化課學好,在家多做幾套練習題。
他爸接著說:反正家里窮,能省點錢就省吧。
孩子忽然有些激動:老師說‘再窮不能窮教育’!我在玩,別人在學新知識,我長大肯定沒人家厲害。
我笑笑: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是‘思想教育’,媽媽可以教你成為一個正直有用的人,你每天堅持寫自己‘吾日三省吾身’就是最好的人品教育了。
孩子大聲反駁:什么叫有用的人?不做壞事就算有用的人嗎?一個是知識淵博的人才是有用的人,我想學圍棋,電視里那些厲害人物都會下圍棋!
堯造圍棋,教子丹朱!我靈光一閃,腦子冒出這個圍棋的起源故事,據說帝王堯發明圍棋是為了開發孩子智力,陶冶性情,后來也真把孩子丹朱培養成溫文爾雅的學識之人。
趕緊搜了市里教學資質最久的圍棋學校,果斷報名。
趁熱打鐵,第二天周六一早就送孩子去了圍棋興趣班。
想著孩子是一時心血來潮,和我一樣,完全只是在電視里見過圍棋的影子,擔心撐不過兩個小時的課。
小心翼翼發信心他老師:老師,我和孩子都是一時沖動報的名,也確實很想有個特長,但是完全沒接觸過圍棋,怕他不能堅持,您可以的話,多夸夸他哦,謝謝老師。
老師回我:孩子接受能力很強,表現不錯。
竊喜,老師果然是老師。
下班回家,孩子在路口等我:媽媽,圍棋好玩的不得了,您幫我買一個放家里下吧,可以用我小豬儲蓄罐的錢。
小豬儲蓄罐?沒聽錯吧,他一直嘮叨著什么時間吧錢存滿了去買一個指紋解鎖手機,居然舍得去買圍棋?圍棋有這大魔力?
買回圍棋,就開始和他爸馳騁搏殺了。
看著孩子連連輸棋,我急得去廁所給他爸發信息:孩子第一天學,多讓著點。
回來房間,看到爺倆聚精會神,無人望一眼手機。
我開始百度學圍棋的好處:
陳毅元帥說過:棋雖小道,品德最尊。
圍棋里有句格言: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千古無同局”道出圍棋的真諦。
“聲東擊西”,“欲擒故縱”是智慧之美。
教育學家發現:一個人能否成功,起決定作用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學圍棋可以提高情商,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教育功能。
為孩子的情急沖動選擇暗暗叫好。再看他爺倆,依舊心靜氣定,全神貫注。孩子看起來輸的很慘,但是依舊落子無悔,沉著應戰。
度娘說“學圍棋有助于孩子提早接受挫折教育”,可是這挫折好像還是有些咄咄逼人,他爸爸絲毫沒有讓棋的意思,我不忍,湊了過去。
容媽媽買個萌撒個嬌:倆位爺太棒了,小女子佩服的五體投地,可否給個機會讓我金戈鐵馬殺一盤?
孩子不語,他爸毫無默契,居然瞧不起人:小女子先好好學著!
乖乖在一旁看著,這廝殺一小時有余,忽然出現轉機。孩子口口聲聲喊著“我躲”,那些退居二線的棋子原來是蓄勢待發,群起圍攻。
他爸居然輸了。他顏面盡失,換我頂上。
以為很簡單的黑白對弈,原來斗不過孩子的小心思。我自然用盡洪荒之力,也未能贏回來。
臨睡,孩子老師般的語氣對我說:等我睡了,你還要好好和爸爸切磋切磋,不然,你永遠是我的手下敗將哦!
好狂妄的小子!不過,忽然讓我滿心歡喜。要想戰勝別人,就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孩子說的很對。
接下來一周,我們和孩子的對話是這樣的::
寶貝,去買瓶洗潔精,謝謝!
好呢,晚上陪我下棋,媽媽最棒了!
去把垃圾到了,速度!
好呢,晚上陪我下棋,爸爸最厲害了!
寶貝,這周老師評選你做小班長,要什么獎勵?
陪我下棋就好了!
寶貝,周五就完成作業可以獎勵游樂場哦!
陪我下棋就好了!
今晚,陪他下完棋,因為輸了棋,我手機電腦全部被他沒收。
只好乖乖陪他睡下。孩子忽然湊到耳邊狡黠的說:媽媽,我發現一個秘密,你要聽嗎?
我拿明晚兩個小時陪他下棋做交換,他終于娓娓道來:自從我學了圍棋,你就非常非常喜歡我了,天天晚上陪我,這么久都沒有罵過我,我發現圍棋是最好的游戲,就是培養好媽媽的游戲!
原來是培養好媽媽的游戲!
原來在孩子心理,任何成功都比不上和父母的陪伴;原來只有父母的用心和孩子交流,孩子才能向著我們的期望美好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