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camera raw第二課,主要內容:
下面開始逐個解讀
一、縮放工具:
好理解不多說,常與下面一個“抓手”工具配合使用。快捷鍵是ctrl+“+”/“-”。
二、抓手工具:
配合縮放工具使用,目的是為了觀看圖片細節。
方法一:在放大圖片狀態下,用抓手工具可在圖片上拖動查看想仔細查看的位置。
方法二:在縮放狀態下,按住電腦空格鍵拖動鼠標仔細查看想看的位置。
三、白平衡工具:
與右邊基本選項卡的白平衡(在右邊色溫色調滑塊上)重復,但這個更簡單,選擇后一鍵點擊即可改變圖片白平衡。
想改變上圖背景顏色為藍色,可在畫面中選取一個你認為18%灰的地方點擊一下,結果是第一可以糾正畫面的顏色,變成下面這樣背景為藍色;第二可以為畫面營造一定的氛圍。
另外:我們很難判斷18灰,在camera raw軟件中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白平衡鍵,在畫面中點一下你認為是18灰的地方,整個畫面顏色就調整了。但是這個工具為懶人工具效果不夠直觀。
四、顏色取樣工具:
這個工具是做精細圖片調整使用的,平常我們基本不用。在一個畫面當中可以選取九個取樣點,可查看每個像素點的RGB值,在圖片最上面一排,選幾個點就顯示幾個RGB值。
要取消所選顏色取樣點,只能點屏幕上方RGB圖后的“清除取樣器”,不能一個點一個點的取消。如下圖(圖片中間的紅圈是顏色取樣點)
五、目標調整工具:
這個工具也對應右側選項卡。仔細看這個工具的圖標的右下角有一個小箭頭,注:有小箭頭的工具說明點進去里邊有許多可調整的參數。點擊的方法:是把鼠標放在這個箭頭上,長按左鍵就會出現一些參數。這個工具下面有五個參數,如下圖:下面逐個解讀
1、參數曲線:對應的是右邊色調曲線選項卡,也可以使用此鍵,往右變量往左變暗。
2、色相:色相指的就是圖片的顏色,與右邊的HSL相對應。
下面這個圖是對口紅的顏色進行了調整。畫面中的其他顏色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但是如畫面中大范圍的相似顏色,對一點相似顏色的改變其他相似顏色會同時變化,所以這種情況下這個鍵不好用。
3、飽和度:色彩的鮮明程度。
4、明亮度:與右側的HSL明亮度相對應。
5、灰度混合:與右側的HSL的“轉為灰度”相對應,點這個參數就是將圖片轉為黑白片。如下面對比圖
六、裁剪工具:
這個工具不用多說,使用這個工具的時候,如果你已經選定了裁剪區域,但是又不想裁了,可以按電腦的ESC恢復到裁剪之前的圖片,注意操作的時候失誤而造成退出程序。
裁剪工具圖標的右下角有一個小箭頭,點開以后它有好幾個參數,如下圖。
1、可按系統提供的比例裁剪,也可自定義裁剪。
2、限制為與圖片相關:在全景接片兒能用上。接片有許多變形,如選此件只工作于畫面中有像素的部分,即系統自動進行了選材框的選取。如不選取此鍵,接片兒就只能手動選取,很麻煩。
3、顯示疊加。就是圖片所選裁剪區域出現了九宮格的構圖框,方便二次構圖。
4、清除裁剪:恢復原始狀態,也就是沒有裁剪前的狀態。
5、設為原始裁剪:與上面的“清除裁剪”一樣,圖片恢復到原始狀態。
七、拉直工具:
這個工具可以把不平的圖片拉平。如下圖
操作方法:點擊拉直圖標,在圖片上雙擊如下圖
再用鼠標雙擊圖片,相片自動拉直。
八、變換工具:
與右邊的“變換”對應。看右邊參數。
Upright:就是拉直,校正的意思。
Upright下面有六個圖標:如下圖紅圈處,下面逐一解讀。
1、禁用upright:選此鍵就是通過手繪來校正平衡。點這個鍵以后,在圖片上出現一條可調整的手繪線,通過下面的“旋轉”滑塊進行手動矯正。
注:右下角自動默認為“疊加”,如取消“疊加”畫面上就沒有這條手繪線了。
2、自動應用平衡透視矯正:點此鍵,對畫面中所有不值得物體都進行自動矯正。
3、水平:僅用于水平矯正
4、縱向:應用水平和縱向透視矯正
原圖
縱向校正后
5、完全:應用水平橫向和縱向透視矯正
對圖中所有應該橫、縱的線都進行了校正。
6、通過使用參考線:繪制兩條或更多參考線。以自定義透視矯正。
點此鍵,用鼠標在圖片上畫一條水平面的線,如下圖。
再畫一條與上圖線相垂直的線,然放鼠標,圖片自動矯正。(經驗不足經常失敗,平時用得少)
看下圖,變換工具中手動調整的七個滑塊的使用
1、垂直:經常拍很高的建筑,容易感覺相片不直,有點向后躺,沒有直上直下挺拔的感覺,就可以用這個工具讓畫面更為平視,效果圖如下。
2、水平:下面這圖地平線是斜的,可以采用“旋轉”進行矯正,但是旋轉過后感覺相片還往左傾,用這個鍵就可進行水平矯正。
3、旋轉:與“拉直”功能差不多,如想把圖片做的更精細,可點右下角的“網格”,可參考水平面的那條網格線進行旋轉調整;如取消了“網格”,那圖上的網格線就消失了,沒有參照線了。
4、長寬比:如下圖,人比較胖,可以用此工具向左拉顯矮、胖,向右拉顯得高、瘦,對比圖如下,但注意調整的度,否則邊緣會變形。
另外:拍雪山不夠挺拔,也可以用此件使之挺拔一些。
5、縮放:縮小放大。
6、橫向補正,7、縱向補正:移動圖片,基本不用
九、污點去除:
去除圖片不需要的東西,對應右邊的“污點去除”工具,見下圖。
類型分為:修復和仿制,“修復“比“仿制”更自然,“仿制”就是復制。
當類型選修復時下面可調整的參數有三個,分別是大小、羽化、不透明度。
* 大小:是調整修復工具,也就是鼠標虛線圓的大小的。
* 羽化:就是過渡。小的黑圈兒和大的藍圈之間過渡的區域叫羽化區域。
* 不透明度:當類型為“修復”時,顯示不出來,在“仿制“里才能顯示出來。
注:不透明度的數字調到1的時候,圖片是沒有得到修復的,調到100你就看得出來圖片修復了,根據你需要來選數值。
注:紅色框叫目標框,也就是要修復的位置,綠色框為原框,也就是用綠色框位置的顏色去修復紅色框的位置。
去除污點時系統會自動選取相近圖像進行修復,比較準確。
備注:
1、屏幕右下角“疊加”選中了,圖片中的大小修改的圈兒才能出現。
2、屏幕右下角“始位置可見”,就是將圖片轉成黑白,讓畫面反差更明顯,便于查看去污位置。
3、去污都要需放大圖片進行才方便。
十、紅眼去除工具:
夜晚用閃光燈拍人物、動物時,眼睛都容易出現紅眼,點此鍵,選取眼睛進行變暗調整。
動物的眼睛與人的眼睛不同,要先選上后添加一點兒反光,眼睛出現了高光才有生機。
注:像素不足或者是輪廓不夠明顯就無法操作,可放大或縮小來嘗試。
十一、首選項:
內容較多,大部分用不上,作了解。
1、常規:
* 將圖像設置存儲在:設為一一附屬xmp文件。xmp文件是記錄對這個raw文件的所有調整信息。
* 將銳化應用于:設為一一所有圖像。
2、默認圖像設置:適合大批量處理同一場景相片,如影樓,我們用不到。這是一個較高級的功能
* 應用自動色調調整:如調完一張相片后,選了此件,下一次打開另一張照片時,會以同樣的參數進行自動調整。
* 轉換為灰度是應用自動灰度混合:相片是黑白的,點了這個件相片就會被系統自動調整為系統認為較好的值。
* 將默認值設置特定于相機序列號:也就是適用于設定了的相機的圖片修改。
比如說,自己的一個佳能5D2相機,設定好此鍵后,別人相同相機圖片不適用這個參數進行調整。
* 將默認值設置為特定于相機ISO設置:這是用于降噪使用。
3、camera raw 高速緩存:設置一一默認,速度與電腦有關;緩存位置可自選。
4、DNG文件處理:不用設置。
5、JPEG和TIFF處理:這是在“首選項”里最重要的一個選項。
* JPEG:一定要選擇“自動打開所有受支持的JPEG”,這樣才能打在camera raw中打開JPEG格式的文件。
* 性能:可選可不選,如果電腦的處理器快就可選上。
今天的課就講了這么多,老師把“調整畫筆”、“漸變濾鏡”、“徑向濾鏡”放在下一課講,感覺課程越來越難,我早上八點聽課,邊聽邊操作,邊記步驟,沒干別的事兒,花了一天時間,脖子疼了,有點暈了,坐久了,不過總算弄明白了昨天的課,不做了,不做了,以后多用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