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1月,和黃先生除了回家,除了一次周末游紹興,第二次二人游。
黃先生用了僅有的3天婚假,再加上一個周末的時間,總的算來5天。輾轉蘭州西安兩地,行程還是蠻緊的。
第一天(周三):早上7點多飛蘭州中川機場
第二天(周四):中午2點多蘭州西站高鐵西安北站
第三、四天(周五、周六):西安
第五天(周日):西安下午6點多飛回杭州蕭山機場
蘭州
帶著感冒早期癥狀出門有點痛苦,但是為了久違的假期出游,還是精神滿滿的我,早上4點半就和黃sir打車??去了蕭山機場,t2航站樓已經是人頭攢動。7點多川航的飛機??準時出發,2個多小時,就回到了我大學和第一份工作總共待了12年的大蘭州。
飛機上,第一次來大西北的黃sir就有些詫異于高空中俯瞰下大大小小寸草不生的黃土包,一句感嘆“滿目蒼夷”。哪有那么慘(默默地翻個白眼)
落地中川機場,雖然機艙內播報的室外溫度只有零下8℃,但是真的走到陽光下,感覺和杭州的溫度沒有什么差別。在機場買了到市區的城軌票,一個小時左右才到熟悉的蘭州火車站。
車站門口還是一如既往兩輛雄壯威武的防爆裝甲車,耳邊熟悉的蘭州方言。一出站走起來就是兩腳面細細的沙土。
拖著行李走到了漢庭(蘭大店),北方的漢庭真的是很多,短短一條盤旋路,好幾個漢庭,中間我們還走錯了一家。辦理入住的時候,前臺的小伙子挺好的,知道我是華住的銀卡會員,幫我操作了挺復雜的會員優惠入住,黃sir為此退掉了之前在飛豬預定的西安的住宿,更換了一家漢庭,省了100多塊錢(此處夸獎下,精打細算的主夫)
丟下行李,已經中午了,肚子咕咕直叫,趕緊帶黃sir去吃相思已久的牛大。一只船路上的舌尖尖是我2014年離開蘭州后火起來的一家連鎖店,點了兩個牛大,兩份肉蛋齊飛,小菜和馬三洋芋片兒。總共才花了36,真的是物美價廉。
牛肉面還是一如既往的好吃,我要的毛細,滿滿當當一大碗,真的感覺在南方呆的時間有點長,胃都不如以前大了,一碗牛肉面都吃不完。洋芋片兒一般了,都沒吃完。
吃完直接打車去辦了房子產權的事兒,又帶著黃sir去看看了我在蘭州的置業,100平陽光大房,午后直犯困的黃sir直接在沙發上倒頭便睡。這個房子現在租給樓下的鄰居了,客廳靠墻的兩側是兩排滿滿的書架,里面書的品味嘛,感覺有點像是機場的書店,都是管理學、成功學、歷史人物傳記居多,倒是也符合一個培訓學校老師的身份。
唯一在蘭州的游玩只能算是日落黃昏時,去了中山鐵橋,太陽落日余暉的溫暖中,難得清澈的黃河水中淺灘上白色的海鳥展翅滑翔而過,偶爾河上有一兩艘快艇和三兩個羊皮筏子。
橋面上散落著賣煮玉米、烤洋芋片和各種雜耍小物件的帶小白帽的商販兒。
白塔山的仿古建筑群還蠻好看的,我們走到了山腳下,幾個精氣神兒十足的中年大叔和俏姐姐結對跳著不知道鍋莊還是什么的民族舞蹈,表現欲超強,一開始我還以為是什么藝術團體的演出。
沿著黃河一路走去晚上吃飯的地方,和之前的老同事聚。雖然有兩三年沒見,但熟悉感親近感一點兒沒減。聊聊現在的狀況,聊聊原來單位的人事物,好多都已經物是人非,改變還是挺大的。有時候真的感慨,時間的力量,推著你往前走,走過的路留下的痕跡都是時間的饋贈。
黃sir晚餐的最愛是牛奶雞蛋醪糟和手抓羊肉,被紅皮大蒜辣的都要流眼淚了。
晚上夜游了蘭州大學的盤旋路校區,我的母校。一草一木再熟悉不過了。圖書館的夜景改造了,比之前更美了。
第二天出發去西安前,早飯在陳家涼皮吃的,釀皮和酥皮的肉夾饃后來成了黃sir一路叨叨回味的美食。中午去陳家隔壁的清真館子吃了烤羊肉串和羊肉面片子,這兩樣是我這趟一直念念不忘的美食。面片子肉多分量大,“南方人”回來只能兩人分吃一份。
很少吃羊肉的黃sir評價西北的羊肉:新鮮、嫩、沒膻味。
西安
蘭州通高鐵我還是第一次坐,體驗了一次3個小時到西安的快速便捷。要知道從2002年來上大學到之后研究生3年,又工作5年,每次春運坐火車回家長途跋涉,還要在西安轉車,中途換車等個四五個小時,往事不想回首。
這次從西安高鐵站到市區還第一次搭地鐵,想想最近一次到西安的時候還沒有開通呢。
西安的美食之旅是從biangbiang面,就在入住酒店附近不遠。
在西安biangbiang面的臊子選項很多,油潑辣子只是其中一種,還可以選肉臊子、西紅柿雞蛋臊子等等,當然可以選四合一。黃sir最愛的面食。
當晚就夜游了回民街,我也是第一次去,油油膩膩的小吃街,和所有城市的都差不多。吃了賈三灌湯包和盛志望麻醬釀皮。對回民街的整體感覺就是看準再出手,不然會讓你大失所望,其實就算是非常出名的那幾個店,看著人烏央烏央的,但是味道還真比不上有些社區的老店。
對麻醬釀皮,黃sir的評價是:好吃,不過這麻醬放這么多難道不要錢??哈哈哈
回民街和鼓樓離得很近,夜景很美。之前雖然去過很多城市,可是夜景能夠稱得上很美的特少,唯一有印象的可能是去香港的時候看維多利亞灣的夜景和燈光秀,但是西安的這種夜景風格完全不一樣。還能想起來過大年的時候,電視里各路記者報道各地風俗和過年氣氛的鏡頭嗎,感覺就是那樣大紅大金,金碧輝煌光芒萬丈的樣子。鼓樓旁邊主干道的行道樹上也是火樹銀花裝點,鼓樓中國古建筑風格更是耀眼奪目。感覺如果縮微一下,就像是故宮珍寶館里面那種鑲嵌著各種寶石的精巧寶盒,即便沒打開,也是寶光熠熠,貴氣逼人了。
看照片能發現鼓樓的屋頂還有很多積雪,那幾天去西安算是旅游淡季,剛下過積雪十幾厘米厚的大雪,真是化雪的時候,凍得我們鼻尖都麻木了。
第二天開始正式的游玩行程,第一站我們選了陜西省博物館。可能也是受最近熱播綜藝《國家寶藏》的影響吧,想西安這種十三朝古都歷史文化悠久,地上地下寶藏都是集大成的寶地,博物館是必去的。免費排隊領票,里面文物展品不少,但是淡季有一點不好,有一些展館在淡季會閉關維護,有些內容就錯過了。
專門放上來一張唐代長安城的平面圖,去年黃sir買了馬伯庸的《長安十二時辰》,故事的地理空間剛好就依據的古長安城各坊各巷。
因為有盛唐這樣的輝煌盛世,所以展館里的展品也是非常精美。和之前去的浙江省博物館相比,我的感覺是展品更豐富些。
出來的路上遇到了一個老手藝人。記得以前過年的時候,廟會或者逛花燈的時候,這樣的藝人商販很多,現在真的是很難見到了。
當天午餐去的長安大排檔,還不錯,葫蘆雞沒吃,實在是二人吃不下,黃sir確實是不愛吃雞的人。他覺得最好吃的居然是鏡糕,肉串一般,沒有蘭州的那個羊肉串好吃。長安一口香的岐山臊子面感覺也是正常發揮。不坑,但也不驚艷。食客是不是很難討好哈哈哈。
飯后出發去大雁塔和大唐芙蓉園。本來大唐芙蓉園不在計劃內,感覺后面新修的仿古建筑群沒什么可看的,結果確是當天我們感覺最好的一處景點。常看西湖的音樂噴泉,看大雁塔的音樂噴泉就一般了。
大唐芙蓉園的夜景和水面倒影拍出來是不是很好看。本來沒想在大唐芙蓉園待很久,可是想到之前攻略說的夜景很好看,還是磨嘰到了晚上,還好沒辜負我們。黃sir也覺得很值。
晚上我們算是包場吃了個飯,來西安總是要吃一碗羊肉泡饃吧,雖然我一直對泡饃不怎么感興趣。米家的泡饃不錯,結果我們還找到了個高端店,賣得貴了點,50一碗的精品。
黃sir最愛吃右上角的那個小菜,辣椒油拌的蘿卜泡菜。
第二天是本次西安行的重點行程:兵馬俑和秦始皇陵。兵馬俑被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跡”,參觀的時候發現外國友人特別多。俑坑和始皇陵其實是分開兩地的景點。俑坑拍照比較少,因為畢竟是古墓里面的陪葬。1號坑還是很大的,超出了平時我們在歷史課本上看到的圖像,每個俑的面部表情和舉止動作都不太一樣,在1號坑的最后面還展示了每個出土陶俑的修復工作,類似各種打著石膏板的病號,幾百片碎片拼合而成,這和《我在故宮修文物》的那些精巧老物件的維護一樣高難度。
兵馬俑是在一個農民打井的時候偶然發現的,當時打井的地方也單獨圈出來立了個說明牌。
2號坑和3號坑的發掘都不完全。到現在為止這些文物還沒有成熟的技術條件保全,所以寧可不發掘出土。想想真是感慨,幾百年的時光穿梭,互聯網是發展的很快,但是高精尖技術方面甚至人的綜合素質方面,未必可以和老祖宗那輩的翹楚相提并論。
去到始皇陵,天兒太冷了,還好那邊的義務講解員很風趣幽默,現在還記得是2號講解員。地下就是已經探明的始皇陵墓,地上是一個雖然經歷這么久風化侵蝕仍然巨大的封土堆。
2號講解員提了幾個問,把很多人都難住了:
1.兵馬俑,俑是啥子意思
2.為什么我們買東西,不說買南北呢
3.始皇帝用和氏璧做成的傳國玉璽上刻的什么字
在這里也問問大家,有知道答案的可以踴躍回答下哦
下午趕6點前回到市區,買票上了城墻。和黃sir兩個人雙人自行車繞城墻半圈,是在太冷了。不過城墻還是真寬,也第一次見了甕城的構造。大紅的燈籠和城墻真的很配。
晚上去了家江城小館陜南媽媽菜,真的是好吃,老鹵味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鹵豬耳不是那種脆脆的,是那種糯糯的,香腸也好吃。后悔沒點豬腳。
最后一天在西安還是去了回民街。買了些回家帶的特產。小麻花到處都在賣,沒想到是后來在辦公室復購率最高的零嘴,估計他們又在網上下單買了十幾袋。另外就是劉紀孝臘牛肉,排老長的隊,前面一個人買了一千多塊的,我們想想買了3斤。真的是好吃,價格也實惠,當場買62一斤牛腱子,60一斤牛肉。在網上價格一斤要貴20多塊錢。
好了,流水賬一樣的游記的記完了。2018期待下一次旅行。兩個人的旅行還是不錯的,只是那天上城墻太冷了,結果回杭州就重感冒一周帶病上班,結果就肺炎發燒了,又休息了一周病才好。好吧,可能是離開北方太久,有些不適應吧。話說今天杭州的冬天也太冷了,積雪已經快兩周了,凍到懷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