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長的環境十分艱苦,也十分現實。
爺爺奶奶不和,他們是老一輩在新中國艱難歲月中挺過來的;尚在人世的;受苦受難大眾中的;為數眾多的成員,父親母親生活貧困,以至家庭矛盾尖銳,兩輩本來不幸的人,有一天加入了第三輩不幸的新成員,三輩不幸人的相遇,最終導致了這個甘肅偏遠山村,落后的家庭的矛盾的徹底爆發。
母親因現實的逼迫而離家出走后,爺爺奶奶撫養我和弟弟,父親在母親還在家時努力奮斗,以期靠自己的力量改善這個家庭的生活狀況,自從母親走了之后,父親回到殘破的家,和兩個不和的老人及兩個年幼的兒子一起生活,開始漸漸變得有點不務正業起來,兩個年邁的老人,身體狀況極差,一個不務正業的兒子,再加兩個尚且年幼的孩子,使這個不如意的家庭的生活狀況每況愈下。三代同堂,三代矛盾,一處生活。這是一個落后農村的單親不和睦的不幸的家庭實景寫照。
為什么要寫這個,我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記自己過去是誰、現在是誰、以及未來是誰。為什么我會以現在這樣的視角看待人生,為什么會有我這樣人、這樣的的想法、和這樣的感觸,為什么我不像每個人那樣平和卻很激進,而且比任何人都更渴望獲得成功,為什么我總有過剩的鋒芒周正的過于呆板,卻不容易圓滑機靈變通。為什么,這是為什么?
我重視并充分信任和充分認可自己的感官知覺和心理觸動,不管有何感觸,我相信那就是我,并堅信我就是他。我可以是任何不幸和幸運的人,我做過太多不幸和幸運的事,我有那個遭遇,因此我相信任何人的感覺我都理解并且我也可以與任何人共鳴,這是我一直都深信不疑的事。
我今天突然發現——我好像錯了,我驚訝,甚至吃驚,我竟然也會錯,我莫名其妙,甚至不能理解,直到我有所觸發,才恍然大悟。
原來世上有太多不幸的人和太多不幸的事,我自以為我一直就是那個最不幸的人,我做的事也是最不幸的事,我這么想不知道是有多么自私,我明白因為這個自私的想法觸發了我多少自私的動機和自私的事件,它給我提供了一個完善的合理的理論概念,使我不合理的行為合理化,使我不合理的想法合理化,并指導我的不合理的實踐,而這些不合理的實踐我也不可否認,它們讓我這個抱著不合理的態度的人,整個的感受到了自己與現實世界生活的距離,感受到這個距離帶給我冰冷的感覺和刻板的不機靈不圓滑的印象。
我對別人不夠友好,因為我覺得他們都是幸運的人,我并不是怨恨他們比我幸運,而是我憤怒他們的狀態,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尖酸和刻薄,以及自私和自大,他們沒有同理心同情心,沒有包容心和善意。
有些人的確就是這么可惡,你不得不與他們為敵,因為他們被人性的道德批判為不道德的人。
試想身邊這樣的人多么,多,多的不計其數。世界的溫度和光明與這些人完全無關,他們只能帶給別人,帶給世界無盡的黑暗嚴寒,不理解人不包容人,會讓這個世界顯得多么凄冷殘酷啊!
很不幸的是,我做了不止一件,當了不知多久這樣刻薄的人,我不容易理解他人的苦惱磨難,是的,不容易理解,看不出來,也從沒仔細想過這個問題。但我今天忽然有所感觸,為什么有的人會忽然給人眼色以待,不要繼續絞盡腦汁地在自己身上尋找問題,沒有問題卻責怪他的多事,這個方法明顯不對。設身處地想一下,他或她是不是也是不幸的人,是不是他們,和她們,也需要別的更多的人,多點包容,多點體諒,多點關懷呢?答案是肯定的,每個人,不管是誰,都需要,這是對生命的善意,沒有多余,永遠都不會過時,這是對那些需要溫暖的人,最好的態度,請給他們多點諒解,多點包容,你自己也會收獲美好的心情。
今天晚上五點,我看我買的快遞,原來是沒有更新進度,我問快遞小哥,因為等的有點著急,他說已經送了也發了短信,我忽然不好意思,覺得問的有點語氣生硬,貌似有點失禮。我為我感到失望。
吃完飯去超市買東西,收銀姑娘顯得不耐煩一樣地漫不經心,我似乎感到有一種行為叫做不負責任,有一種態度叫做不敬業,有一種禮貌叫做不尊重人,我感到對她的反感,不用多說。但回想她面對那么多客人那么多物品,工作了那么久,又是年輕的小姑娘,按我也早已不耐煩了,最起碼她堅持的比我要久。便覺得釋然。
回想居住處的兩個事事爭吵,天天爭吵從不好好說話的姑娘,她們幾乎連著一個月都在上班,每天早上九點出門,晚上八點半左右回家,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哎,貌似,也情有可原。
倒是我顯得面目可憎了許多。更多的耐心和包容心,依然是我要加倍地努力學習的怎么好好生活的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