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后,走過很長的路,到過不少的地方,吃過許多的美食,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童年的美食。
鄉村里,到處都是來處大自然饋贈的天然美食。
春天里,河堤兩岸的桑樹上掛滿了桑葚子,桑葚子一串串的,呈通紅或紫紅色,大人說“四月桑葚勝人參”,不知道為什么勝人參,只知道摘下來,吃在嘴里酸酸的、甜甜的,汁水很多,很是可口。我們常常在桑葚樹旁嬉戲,打鬧,可渴了,就摘下樹上的幾串桑葚,放進嘴里,一個個吃得滿嘴兒紫紅,你取笑我,我笑話你。
在河堤邊上還有一種美食叫烏泡子,烏袍長在灌木叢中,葉片寬大,上面附著茸茸的短毛,短毛有點刺手。烏袍熟了時,果實是緊密的圓卵形,紅彤彤的,遠遠望去,有點像草莓,頂熟的烏泡子是黑紫色,是熟透了的葡萄顏色,也是入口酸甜。
我家附近有一片茶園,春天里我們還喜歡到茶園里去找“茶泡”。茶泡長在茶樹上,橢圓形,有點像人的耳朵。茶泡兒呈乳白色或青綠色,比茶葉片肥厚,摸起來胖乎乎的,味道清甜,松脆,而爽口。
夏天,我們拿著長長的竹竿到池塘邊去撈菱角,將菱角長長的綠色藤蔓牽上岸來,翻過去,葉片底下便藏著三角形的菱角,菱角又稱“水中落花生”,外殼堅硬,是一種堅果,剝開硬殼,里面是白色的菱角肉,菱角肉可生吃,味道可口,也可曬干后,剁成碎粒,熬粥吃。
池塘里的蓮蓬,自然是美味的食品,我們也是不會錯過的。摘下來的蓮蓬,捧在手里,要把玩上大半天,才會將白色的蓮子一顆顆兒從綠色的蓮蓬中掰開,慢慢地嚼。有時候,邊玩邊吃,不小心就吃到了蓮心,苦得連連往外吐,趕緊兒又掰上一顆清潤的蓮子塞入口中,緩沖苦味。
夏天里我們還會拿著臉盆到池塘里去等魚。臉盆里放了米糠和飯,用一張透明的塑料薄膜蒙住臉盆,薄膜上剪一個拳頭大小的洞。將臉盆緩緩放入水中,臉盆中灌滿水后,用竹竿推入塘中,在塘邊玩上一段時間后,把系著臉盆的繩子往塘基拖,拖上來后,臉盆里常常擠滿了密密麻麻的小魚。這些小魚讓媽媽做成干紅薯葉鮮魚湯,那是無尚的美味。
秋天,奶奶家的橘子樹上的橘子一個個像金黃的小燈籠,我們趁爺爺奶奶睡午覺的時候,爬上高高的橘子樹,踩到房屋頂上去摘橘子。一邊摘,一邊在房屋頂上躲在橘子樹干里先吃個飽。
秋天,稻田里的稻子成熟了,稻田收割完后,田野里留下了許多的稻穗。我們將一串串的稻穗拾起來,有時候拿回家中,有時候就在寬廣的稻田里升起了火,把稻穗兒烤熟。剝開稻殼,烤熟的稻穗有著濃郁的稻香,嚼在嘴里,咯嘣咯嘣兒地響。
待到冬天,地里的紅薯長大了。我們將紅薯兒連根拔起,摘下一個個或大或小的紅薯,用泉水洗洗,便可直接生吃。不過最好吃的還是烤紅薯。將紅薯丟入正燒著熊熊大火的灶堂里,大火燒完后,用火熱的灶灰將紅薯捂上。過一段時間后,從灶灰里將紅薯掏出來,紅薯的外皮,雖然黑不溜秋的比較難看,但掰開外皮,里面的紅薯熱氣騰騰,軟糯而可口。
地里還有紅蘿卜和白蘿卜。這些都可以扯出來洗洗生吃或做成美味的菜。咯嘣脆的蘿卜,還可以曬干了,揉上鹽和辣醬,做成蘿卜皮蘿卜條,當成另一種零食或下飯菜。
那時,鄉村里的地上,樹上,田埂上,水塘邊,湖水里,到處都是美食,只要你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一雙勤勞的雙手,即使吃不飽,也絕不會餓死的。
現在物質極大豐富了,任何東西都可以送到家門口來。但我還是有些懷念那些上樹摘橘敲棗,下水摸魚采蓮,田中烤穗烤花生,地里剝豆殼挖紅薯的時光,還有那些至今無論哪種零食都比不上的天然綠色的美食。
童年的美食
最后編輯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